【考研资讯】23考研er看过来了,考研难度的五大等级划分,你在第几级!
本帖最后由 云大考研 于 2021-10-14 12:17 编辑考研择校是考研人必须经历的环节,也是考研人很迷茫的环节,地区重要还是院校重要、院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01//考研难度等级//
其实考研难也是相对的,是分等级的,比如:
https://pic3.zhimg.com/80/v2-dc5964a86cae549c26e3ea41efd797b2_720w.webp
1、本地区、本院校、本专业
难度最小,小到不接受反驳,各种资源全都占了:
专业课复习资料不用愁,学校打印店什么的随便去找;
报录数据不用愁,每年招多少人,多少推免的,分数线多少,简直就是知根知底;
人脉关系不用愁,有些导师还是本科专业课老师;
初试分数可能不愁,本科跟老师关系不错,报他门下过线基本上就没问题;
研究生学长学姐不愁找不到,走两步到实验室、教室活捉几只……
所以,属于等级一的同学,一定要张开嘴迈开腿,这么多资源好好利用,考研轻松很多哦~
2、本地区、本专业、跨学校
跨学校也要分跨的远近,比如跨到隔壁的学校,跨到对门的学校……类似这种的比第一等级难一丢丢,难在人脉资源不方便获取,不过休息的时候骑个共享单车过去问问呗,再稍微难一点的就是需要坐公交去了~
到学校书店打印店打听专业课资料,向本专业的学生打听报考信息,相对于跨地区还是会方便一点的。
3、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
绝大多数考研er都属于等级三,唯一的优势就是本专业了,专业课学习会比跨专业的相对容易。
难就难在跨地区、跨院校,报考一个自己之前完全没有详细了解过的院校,各种信息都需要一点一点搜集,报录数据、招生人数、分数线等只能从网上看,听各种小道消息,真实性和实用性还不确定,有时候专业课资料都不知道在哪买,简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4、本地区、本学校、跨专业
和等级一相比,等级四最大的特点是跨专业,跨专业考研的难度可想而知,从头复习一门专业课比重新开始搜集信息难度大多了,而且还要面临着复试中老师会“多多关注”跨考生这道门槛。
而且跨专业考生很多都是很早就开始复习专业知识,只有扎实专业知识,才能在那些学了三四年的本专业研友们当中竞争脱颖而出。所以跨专业的同学们,要在心理和时间精力上做好足够的预期!
5、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
三跨最难,同样也是无法反驳的难,三跨考生最大的优势就是勇气!
三跨除了要面对搜集院校报录数据信息、搜集专业资料、找资源的问题,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可能是家人的反对,身边朋友的不看好,还有自己内心偶尔不坚定的崩溃,不知道能不能考过那些本专业研友……
02//择校考虑因素//
1、院校基本情况
①报考一个院校和专业,首先要对目标院校有基本的了解,比如学校的地理位置,要知道每年一区的分数线要高于二区,一线城市的名校竞争力更强。
②了解目标院校的重要程度,是“985”、“211”或者现在的双一流院校建设工程院校,还是普通院校。
③了解报考院校是否是34所自主划线院校之一,有没有自己划定分数线的权利,一般院校自划线比国家线要高出一些。
2、学校实力排名情况
①学校综合实力排名情况;
②学校专业排名情况;
③学校近年来排名变化情况,判断该校整体实力呈现上升还是下降趋势。
3、招生计划
一般情况下招生单位每年都会公布招生计划,除了单独公布,有的会写在招生简章、招生目录或复试细则里,不同的学校公布的时间也不同,大家要及时关注目标院校官网。
通过往年的招生计划数据,能清楚地知道近几年每个专业招收人数的变化情况,判断适不适合报考,从理论上来讲,只要不是特别热门的专业,招收的人数越多,意味着考上的机会越大。
4、报考人数
报考人数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你的竞争对手有多少,虽然只能看到前几年的数据,但是足够帮助你从中大致判断出当年的报考情况。
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建议不要报考。
5、实际录取人数
复试完毕后从录取数据中可以得知实际录取人数,结合去年公布的招生计划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
有时候对比计划招生人数,会发现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所以要分析下目标院校有没有扩招的传统。
6、复试录取分数线
复试线是最直观的数据,复试线越高,考研难度越大。此外,复试线还有校线和院线的区别。有的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
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线。所以,查找复试线的时候不要混淆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如果目标学校只有一个学院开设目标专业,则不存在校线和院线的区别。
一般在每年三月,待国家线公布以后,各招生单位开始根据国家线划定本校的复试分数线。
注意:部分专业的实际分数线远比国家线高得多。
7、推免人数
如果某个学校推免人数超过50%,那就意味着留给统考生的名额不多了,竞争也会异常激烈,考研难度将会剧增,如果确定报考,就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8、复试比例
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这就意味着,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有两个同学注定要当炮灰。
有的学校复试比会高达1:1.5,甚至1:2,所以初试通过的考生,哪怕是高分也不要高兴的太早。
9、考研最终成绩计算方式
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有的学校初试分会占到总成绩的70%,有的是初试、复试各占50%,有的学校复试分只占总成绩的30%、甚至20%。
在对比不同学校考研难度的时候,还要横向考虑专业课试题难易度的差异,还有些学校不公开真题试卷,所以还要多方权衡。
03//备考建议//
1、信息收集
积极努力搜集院校及报考信息,不要让选择大于努力这种“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要积极努力的搜集相关信息。
2、整体规划
做好整体规划,规划很重要,纵观全局,什么阶段做什么事,保证进度不落后。
3、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具体时间表和复习计划,有时候学不进去,早出晚归,总感觉没学到东西,那一定是时间安排和复习计划没有做好,一份好的时间表能让你作息规律,一份好的复习计划表能让你高效学习,两者结合能督促你向前进。
4、做好复习笔记
提高学习效率,从做笔记开始。
5、及时复盘总结
及时回顾总结,不回顾不总结等于白学,经过消化后的知识才算是掌握了,最终才能答到卷子上。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回顾总结,千万不要偷懒,更不要自欺欺人,不要以为一整天安静的在教室里学习就很满足,一定要回顾复习才能算时间没白花。
6、保持良好心态
心态的好坏直接作用在学习效率上,比如情侣闹别扭、寝室关系不合、自习室环境等都会影响到心态,这时候要分清主次,该克制的时候克制,该佛系的时候佛系,尽量保持周围和谐的关系。
加油,考研er!
云南大学23考研交流群:75128672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