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考研 发表于 2022-6-13 12:22:06

【考情分析】23考研海大815+619化学/海洋化学考情分析

一、专业介绍名校情怀中国海洋大学,简称中国海大、海大,是教育部“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中国海洋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从1924年建校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学院概况化学化工学院下设海洋化学系、化学系、化学工程系、海洋材料与防护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海洋物理化学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海洋化学研究所、海水综合利用技术工程中心、海洋精细化工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学院及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目前共有教职员工177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9人。博士生导师(含兼职博导)38人。工程和实验技术系列40人,其中教授级高工5人,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1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占教职工总数的53.7%。师资力量本学科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山东省泰山学者7人(其中,“攀登计划”特聘教授1人,特聘专家2人,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人,中国海洋大学“筑峰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特聘教授5人。一支由高水平的海洋化学专家和国内外知名学者领衔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且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已经形成。二、招生专业目录22年招生专业目录https://pic3.zhimg.com/80/v2-f04be0cb5aeb5299e5eb1a033a68550e_720w.jpg注: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历年的分数线情况https://pic2.zhimg.com/80/v2-0d1d4d1eece3833e6f7919e9f7348c91_720w.jpg这是近五年的分数线,20年分数线是国家线,20年题出的太难了,分数线比较低。数据显示,一般是化学学科的分数线比海洋化学的分数线低。但分数线只能作为基本的参考,假如报考的很多,你的位次排名比较靠后的话,其实还是比较危险。所以大家初试考的分高很关键,一般化学专业要考到350分才算可以。历年统招人数https://pic1.zhimg.com/80/v2-d6cb897b9b43ce5858372889f574ffc0_720w.jpg注:不包含士兵计划名额。三、考试科目初试科目一、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结构:选择20-30%,填空20-30%,简答20-30%,计算20-30%。二、考试内容《分析化学》部分:(40%)第一章 概论1.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作用和分析方法的分类;分析化学发展简史和现代分析化学学科发展趋势及特点;2.定量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3.滴定分析的方法;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及分类;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4.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计算,浓度换算。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1.定量分析的基本过程及各步操作的主要目标:2.试样采集、制备、分解及预处理的基本操作。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1.总体和样本的统计学计算;2.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区间概率的概念;3.t分布曲线,置信度和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t检验和F检验:异常值的取舍方法;4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传递计算;5.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1.活度的概念及计算,酸碱质子理论;2.酸碱的离解平衡,酸碱水溶液酸度、质子平衡方程;3.酸碱平衡体系中各型体的分布分数的计算和用质子理论即PBE方程式处理酸碱平衡的基本方法;4.酸碱平衡中溶液酸碱度的计算方法,包括强酸(碱)溶液、一元和多元弱酸(碱);酸混合溶液;两性物质溶液;酸碱缓冲溶液的pH计算;5.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及种类,缓冲容量的计算;有效缓冲范围;几种常用的缓冲溶液的配制和应用;6.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选择原则;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终点变化情况:7.酸碱滴定过程中氢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化学计量点、滴定突跃、滴定终点的含义、指示剂的选择:酸碱直接准确滴定、多元酸分步滴定的判别式:酸碱滴定中二氧化碳的影响;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8.酸碱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及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1.分析化学中的络合物:简单络合物与螯合物;EDTA 及其络合物;络合物溶液中的离解平衡。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络合物的逐级平衡常数和积累稳定常数:溶液中各级络合物的分布:平均配位数;2.络合平衡中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的计算;3.络合滴定基本原理:滴定曲线讨论:化学计量点pM计算;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终点误差:准确滴定与分步滴定判别式: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选择原则:常用的指示剂:指示剂的封闭与僵化;4.络合滴定中的酸度控制:单一离子滴定的适宜酸度范围:分别滴定的酸度控制;5.提高络合滴定的选择性的方法:选择滴定的可能性:酸度控制:掩蔽与解蔽:络合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6.掌握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其应用和结果的计算: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1.氧化还原平衡:能斯特方程: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条件电位: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次序和程度;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2.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可逆对称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不可逆体系的滴定曲线:等当点电位的计算;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用物质的量的关系处理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测定的计算问题,包括多组分体系和有机物的测定计算:终点误差:3.氧化还原常用的预处理方法;4.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溴酸钾法和铈量法的原理和应用:不同氧化还原滴定法标准溶液在配制、标定及滴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八/九章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1、重量分析的基本概念:沉淀的溶解度的计算及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2.沉淀滴定法: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指示剂及其应用;3、沉淀的类型、形成过程及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沉淀条件的选择;均匀沉淀法;4.掌握重量分析结果计算;掌握沉淀滴定法。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1.光吸收的基本定律:光的基本性质:吸收光谱的产生:朗伯-比耳定律及其偏离的原因;吸光度的加和性;比色法和吸光光度法及其仪器;2.光度分析法的设计:对显色反应的要求;显色条件的选择:测量波长和吸光度范围的选择;参比溶液的选择;3.光度分析法的误差:吸光度测量的误差:仪器测量误差,测量条件的选择4.其它吸光光度法和光度分析法的应用:示差光度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多组分分析:弱酸弱碱条件常数的测定;络合物的组成测定;稳定常数的测定:光度滴定法。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1.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富集分离方法:沉淀分离与共沉淀分离、溶剂萃取分离、离子交换分离、液相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2.选择的取体系,掌握液液萃取分离的基本参数及有关计算。《仪器分析》部分(60%)第一章 绪论1.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区别、关系;2.仪器分析方法概述及分类3.仪器分析的特点及发展趋势:4.仪器性能及其表征参数。第二章 光分析法导论1.光的波动性;2.光的粒子性:普朗克公式:3.电磁辐射;4.光谱仪器的构造:光源、波长选择器(类型、棱镜和光栅的分光原理和光学特性)、检测器。第三章 原子光谱法导论1.原子光谱:产生和分类;2. 谱线轮廓及变宽;3.温度对原子光谱的影响;4.试样原子化和导入方法。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1.AAS 基本原理:原子吸收测量方法:2.AAS 仪器:基本结构、各部分的作用。空心阴极灯:原子化器:火焰、无火焰原子化器的原理、特点、比较;分光系统:光谱通带:3.AAS干扰及消除:光谱干扰:谱线干扰、背景干扰;非光谱干扰:物理干扰、化学干扰、电离干扰;4.背景吸收及校正方法:5.AAS 定量分析:分析方法、灵敏度、检测限;应用;6.原子荧光(AFS):AFS产生、仪器基本结构及特点:应用。第五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AES)1.AES 的产生;2.AES 仪器:基本结构、各部分的作用:常用的激发光源的原理和特点:3.光谱定性分析:基本原理、常用方法;4.光谱定量分析:赛伯·罗马金公式、内标法的原理、常用光谱定量分析方法。第六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1.分子吸收光谱概述:分子光谱的产生、有机分子中的电子跃迁类型、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基本结构及各部分作用;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分析应用:定量分析、溶剂效应、紫外光谱的解析及应用。第七章 分子发光光谱法1.荧光及磷光光谱法:荧光及磷光的产生过程、能量传递方式;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影响If、Ip 的因素:仪器构造及其特点;分析应用;2.化学发光光谱法:化学发光产生的原理:仪器:流动注射式、流动注射分析法(FIA)。第八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1.红外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红外光谱仪:2.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3.影响红外光谱吸收的因素:4.红外光谱的解析及应用。第九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1.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2.核磁共振波谱仪。3.化学位移和核磁共振谱、简单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复杂图谱的简化方法。4.核磁共振谱的解析及应用。第十章 电位分析法1.电分析化学基本概念;2.离子选择电极的作用原理:离子选择性申极膜电位的产生、电位表达式;3.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结构、原理和特点:晶体膜电极、pH玻璃电极:4.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参数:5.电位分析法的分析应用:电位选择性系数及其应用:pA的测定原理、测定方法;电位法误差的计算;应用。第十一章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1.基本原理:分解电压、析出电位:极化现象、过电位:电解时离子的析出次序及完全程度;法拉第定律;2、电解分析:控制电位电解、恒电流电解、汞阴极电解分离法的特点及应用;3.库分析法:恒电位库仑分析法、库仑滴定法的特点及应用。移电流、极谱极大电流、氧波;3.极谱波方程式:简单金属离子、络合物的极谱波方程式;4.极谱分析新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单扫描极谱法、循环伏安法、脉冲极谱法、溶出伏安法、催化极谱波。第十二章 极谱和伏安分析法1.普通极谱法基本原理;2.极谱定量分析及应用:扩散电流方程式;干扰电流及其消除:充电电流。第十三章 色谱法导论1.色谱法概述:色谱法常用术语;2.色谱分类方法;3.色谱法基本理论:塔板理论、速率理论;4.色谱分离度及色谱分离方程;5.定性、定量方法:校正因子;常用定量方法: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第十四章 气相色谱法1.气相色谱仪:基本构造、各部分作用:常用检测器的原理、应用范围、性能参数、特点;2.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3.气相色谱法固定相及其选择;4.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利用保留值、保留指数、经验规律定性;应用;5. 毛细管色谱法。第十五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1.概述:HPLC 特点、分类、原理及应用;2.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结构、各部分作用:3.分配色谱法、吸附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尺寸排阻色谱法;原理;特点:应用。第十六章 质谱法1.质谱的基本原理;2.质谱仪简介;3.质谱的离子类型、裂解规律的基本概念、开裂类型及规律;4.各类有机物的质谱;5.质谱的解析及应用仪器分析实验:各种仪器的基本操作;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复试科目一、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无机部分:选择20%;填空20%;问答30%;计算30%。有机部分:基础知识题(命名、综合、机理、简答、完成反应等题型) 60-70%基本技能题(合成、推断、实验等题型)30-40%二、考试内容无机化学部分:1、化学基础知识气体定律及其应用;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关系;稀溶液依数性的定量关系及其应用。2、化学热力学初步各种状态函数的定义,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热效应、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熵变的计算,化学反应的方向的判断及温度影响;反应热的测量。3、化学反应速度反应速率定义及表示方法: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质量作用定律,反应级数,阿仑尼乌斯经验公式。4、化学平衡可逆化学反应的特性:标准态,经验和标准平衡常数表示方法,平衡移动原理和计算。5、酸碱解离平衡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水的解离平衡和溶液的pH、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缓冲溶液:盐的水解平衡常数、水解度和水解平衡的计算:酸碱质子理论、酸碱溶剂体系理论、酸碱电子理论。6、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定义、溶度积原理、盐效应对溶解度的影响、溶度积对溶解度的影响、同离子效应对溶解度的影响:沉淀生成、溶解和转化。7、氧化还原平衡基本概念,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标准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电极电势的应用:原电池8、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量子数的意义和取值规则:多电子原子的能级,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则: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周期性,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9、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理论离子键的形成,特点:现代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键参数;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氢键。10、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命名,类型,空间结构:配合物的价键理论,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配位平衡常数,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配位平衡的移动及有关计算。11、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氧化物的种类和性质:盐的溶解性、含氧酸盐的热稳定性、重要盐类、锂的特殊性。12 硼族元素硼族元素的通性:硼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惰性电子对效应和周期表中的斜线关系。13、氧族元素氧族元素的通性:氧,臭氧,水,过氧化氢:硫及其化合物:无机酸强度的变化规律。14、卤素卤素单质、卤化氢和氢卤酸的化学性质及制备;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15、ds区元素铜、锌副族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Cu(I)和Cu(Ⅱ)、Hg(I)和Hg(Ⅱ)的相互转化,贵金属的提取;IA族与IB族,ⅡA族与IIB族金属性质之比较。16、d区元素d 区元素的电子构型:V,Cr,Mn,Fe,Ni,Co等元素单质和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学部分:一、绪论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化学键与杂化轨道理论,化学键与分子性质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Bronsted 酸碱理论与Lewis 酸碱理论。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及超共轭效应。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的分类。构象异构、构型异构、顺反异构、旋光异构。偏振光、比旋光度、旋光异构体、对映体、非对映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与外消旋化、差向异构体。分子的对称因素。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旋光异构,含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旋光异构。构型的确定、标记和表示方法。外消旋体的拆分。非对映体过量、对映体过量。三、烷烃结构与命名,构造异构,碳原子和氢原子类型,乙烷与丁烷的构象,透视式,Newman 投影式,烷烃的物理性质,烷烃的来源。化学性质:(一)卤化反应及其自由基取代反应历程、自由基稳定性和自由基的结构:(二)氧化反应。四、烯烃烯烃的结构(SP杂化和π键),命名,构造异构,顺反异构与表示方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一)加成反应:1、亲电加成:加卤素(亲电试剂、亲电加成、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加卤化氢(加成反应规则,诱导效应,碳正离子结构、稳定性和碳正离子的重排开次东的洞加硫酸,加水,硼氢化反应(选择性);2、催化氢化及烯烃的稳定性;3、自由基加成:HBr 过氧化物效应,自由基加成反应历程;(二)双键的氧化反应;(三)a-氢原子的反应:卤代(烯丙基自由基及p-π共轭效应)、氧化。烯烃的来源、制法和鉴别。五、炔烃和二烯烃(一)炔烃:SP 杂化,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加氢、亲电加成(加卤素、加卤化素,加水)亲核加成(加氰化氢,加醇);2、氧化反应;3、末端炔烃的酸性及活泼氢反应。炔烃的制备与鉴别。(二)二烯烃:分类和命名,键的离域,13-丁二烯的分子轨道与共轭效应(π-π、P-π、o-π),共振论。共轭二烯烃的性质:1、加成反应(1,4加成和12加成)2、双烯合成(Diels-Alder反应)。共轭二烯的制备。六、脂环烃脂环烃的分类、命名。环烷烃的结构与稳定性。环已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椅式,船式,a键,e 键,一元及多元取代环已烷的稳定构象)。环烷烃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环烯烃和环二烯烃的反应。七、芳香烃苯的结构、命名,芳烃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一)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烷基化和酰基化、氯甲基化:(二)加成反应:加氢、加氯;(三)氧化反应:侧链氧化、苯环氧化:(四)侧链取代;(五)亲电取代反应历程,定位规则及活化作用,理论解释(电子效应空间效应共振论与分子轨道理论),双取代基定位规则及理论解释,定位规则的应用。联苯、稠环芳烃。萘的结构及化学性质。芳烃的来源、制法、鉴别。芳香结构(休克尔规则、非苯芳烃、富勒烯)。常见亲电试剂的分类。八、卤代烃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物理性质、卤代烷的化学性质:(一)亲核取代反应(水解、氰解、氨解、醇解、和硝酸银作用等),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 1和S 2)及特点:(二)消除反应:8-消除反应历程(E1和 E2),消除方向及其立体化学特点,取代与消除的竞争;(三)卤代烷与金属作用(与镁、锂、钠、铝作用)格氏试剂、烷基锂等金属有机化合物与卤代烃的反应、武慈反应等。卤代烯的分类及双键位置对卤素原子活泼性的影响。卤代芳烃的反应。卤代烃的制备与鉴别。常见亲核试剂的分类,亲核试剂的亲核性和碱性。九、醇、酚、醚(一)醇:结构、分类和命名。物理性质。氢键。化学性质:1、与活泼金属的反应;2、羟基的反应:卤烃的生成、与无机酸的反应、脱水反应(分子内脱水和分子间脱水);3、氧化与脱氢。醇的制备与鉴别。(二)酚:结构、分类和命名。物理性质(分子内氢键与分子间氢键)。化学性质:1、酚羟基的反应:酸性、成酯、成醚;2、芳环上的反应:卤代、硝化、磺化、烷基化;3、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4、氧化与还原、酚的制备与鉴别。(三)醚与环氧化合物:结构和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佯盐的生成和醚键的断裂,过氧化物的生成,环醚的开环反应与反应机理(与水、醇、氨、格氏试剂等作用)。醚的制备与鉴别。十、醛和酮结构、分类和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一)亲核加成反应:加氢氰酸及亲核加成反应历程、加亚硫酸氢钠、加醇、加格氏试剂、与氨衍生物缩合;(二)a-氢原子的反应:卤代反应、羟醛缩合反应; 知乎 @果冻的洞(三)氧化反应:弱氧化剂(Fehling 试剂、Tollens试剂)、强氧化剂;(四)还原反应:催化加氢、用氢化铝锂还原、用硼氢化钠还原、异丙醇铝还原、C=0还原成 CH2、金属还原;(五)歧化反应;(六)a,B-不饱和醛酮的化学性质:醛酮的制备与鉴别。十一、波谱分析(一)红外光谱:基本原理。官能团的特征吸收。谱图分析。(二)核磁共振:基本原理。屏蔽效应和化学位移及影响因素,自旋偶合-裂分。HNMR 图谱分析。十二、羧酸及其衍生物(一)羧酸:结构和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酸性;2、羧酸衍生物的生成,亲核加成-消除反应机理;3、还原反应;4、脱羧反应;5、a-氢原子的取代反应。二元羧酸及a-羟基酸。羧酸的制备与鉴别。(二)羧酸衍生物:结构和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羧酸衍生物的相互转化;2、与有机金属的反应;3、还原;4、Claisen酯缩合反应5、酰胺的Hofmann 降级反应。(三)碳负离子的反应及在合成上的应用:1、碳负离子:结构、形成、稳定性和反应;2、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二乙酯及类似化合物的a-氢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与卤代烃的亲核取代、与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加成-消除、与羰基的亲核加成。十三、含氮化合物(一)硝基化合物:分类、结构和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与碱作用;2、还原反应;3、硝基对苯环上其它取代基的影响。制备与鉴别。(二)胺:分类、结构和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碱性;2、烃基化;3、酰基化;4、兴斯堡反应5、与亚硝酸反应;6、与醛酮反应;7、芳胺的特殊反应(与亚硝酸作用、氧化、芳环上的取代反应)。季铵盐、季铵碱及霍夫曼消除。胺的制备与鉴别。(三)重氮和偶氮化合物:重氮化反应,重氮盐的化学性质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偶合反应。十四、杂环化合物分类、命名、结构和芳香性。五元单杂环化合物(呋喃、噻吩、吡咯):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亲电取代、加成、特殊反应)。六元单杂环化合物(吡啶):物性、化性(取代、弱碱性、氧化与还原)。十五、碳水化合物糖类化合物的分类。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二糖:蔗糖、麦芽糖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多糖、淀粉和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简介。十六、氨基酸、蛋白质、核酸(一)氨基酸:分类和命名。两性、等电点。反应、合成。(二)多肽、蛋白质、核酸简介。近几年疫情原因,海大大部分专业采用线上复试。四、参考书目参考书目物理化学参考书目推荐沈文霞编的《物理化学学习及考研指导》这本书,相对来说它的资料比较全,一个人复习最好的办法就是结合这本资料,然后整理自己的知识点框架及学习笔记,这本参考资料知识点整理的比较全,拿来刷题比较合适。知识点都复习完进入一个纯刷题的阶段时,我推荐物理化学试题集上册,其实它就是一整本书上下册的各种习题,题量非常大。这两本资料是一定要有的。https://pic3.zhimg.com/80/v2-2556e775126c817b1b6f197fc4950dc6_720w.jpg分析化学参考书目分析化学的参考书目是武汉大学的《分析化学》参考书,包括上下两册,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果你手里还没有仪器分析书就不要买了,这本书你根本就看不完。直接复习海大的ppt课件就行了。《分析化学》上册主要以四大定义为主,课后题必须要做,因为在真题中出现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分析化学我比较推荐的两本参考资料是《答疑解析》上册第六版,还有一本是《分析化学学习与考研指津》 。一般来说这些资料整理的比较好,很新颖,知识点也比较全,里面的题也都非常的不错。《分析化学学习与考研指津》最大的特点就是题很多,质量也都非常好,但是这本书上面题目的答案有点小问题。https://pic1.zhimg.com/80/v2-d814c3d0eee7b83d367ad43ecacc56c0_720w.jpg五、学长备考经验分享经验分享分析化学三月开始复习,一边看海大的课件(课本内容太多,而且没有条理)每学完一章做一章的课后题,以及樊行雪分析化学相应的习题,暑假之前把课本内容全部复习一遍。因为分析化学公式比较复杂,虽然已经复习了一遍,但是再做题会发现,好多公式仍然混淆,记不清。暑假开始看网课,再做了一遍课后题和樊行雪。并且把每一章的重点公式梳理,这样就可以对每一章内容有个大体掌握。我更建议暑假在学校,因为同学在一起,更有学习氛围。九月份开始做真题,其实刚开始做起来很费劲,因为仪器分析还没背,好多题不会。海大有分析化学题库,继续做分析化学题目,题库题目很多,题目很全,一共做了两遍,我再做真题,发现好多题目都很相似,给了我很大信心。后期做真题就开始掐时间,算分数。估算自己可以考多少分,考前一周把真题再做一遍,分析化学章节是比较清晰的,而且大题容易出,只要掌握了公式,多做题,明白他的套路,就完全可以不丢分。仪器分析海大仪器分析占比越来越重,从九月开始背海大的仪器分析课件,每天上午都背,刚开始背诵应该很费劲,虽然本科学过,但是都忘记了,而且背下一章上一章就忘了,所以整个课件需要背三四遍,最后已经非常熟了。除此之外,还需要背诵仪器分析一些习题册,(选择、填空、简答)特别是简答,因为海大简答题很容易重复考,所以最好把标准答案背过。因为仪器分析计算题不太出,所以可以不做,但是课件中常见的公式,还是需要掌握的。海大有个将近20分的谱图题,首先需要学会四大谱的一些看谱方法,记住各个数值对应的官能团。然后就一直做谱图题,差不多每天一道,也不会花费很多时间。一定要搞懂如何从多个谱图推出这个物质,而且不会的谱图,可以自己多做几遍。物理化学物化比较难,知识点多。刚开始需要自己顺了一遍课本,有可能课后题仍然好多做不出来的,第一遍可以对着答案做。因为课本内容很多,好多其实都是公式推导,完全没必要看,可以看重要公式或者对应海大的课件进行复习,并且做相应练习题,强推沈文霞。暑假之后看网课,做相应练习,再做一遍沈文霞,有能力可以做物理化学考研重点热点导引与训练这本书。九月之后,开始做真题(两遍)以及暑假的一些错题。其实中海洋的物化题目是比较难的,刚开始做的时候,特别是填空题和判断题,大多都是理论知识(考的点比较细、偏),可以重新看课件,以及沈文霞前边的知识点。因为中海洋会考热力学、动力学题目,因为这块知识比较复杂,需要花点功夫。备考心态1. Stay positive不要一开始就把考研当成一件特别难、特别痛苦的事情,考研之路艰难与否更多的是取决于你自己的心态。我觉得我的考研过程并不艰辛和痛苦,反而是很充实珍贵的一个经历。当然,在复习过程中,也会有看完就忘、背完也忘、做题全不会、一做全错这种情况。这个时候就一定要稳住,因为大家都会这样,但你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客观的看待这个事实,继续重复的复习下去,量变引起质变,考研复习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没有看个五六遍怎么能安心上考场呢。总之心态很重要,有个好心态才能有一个好的复习效率,才能事半功倍。2. Never give up你要相信“努力就会有回报”,永远都不要怀疑这句话,你只管努力就好。重要的还是坚持,只要你每天按部就班,把考研复习当成一个习惯,就并不会觉得痛苦,反而是一件每天自然而然就会做的事情。而且只要你能坚持下来,你就一定没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你真的会学到很多知识,无论是政治还是专业课,你都会切切实实地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3. Look ahead要一直向前看,不要从一开始就想着二战。不要总是害怕失败,而应该更多地去期待成功。也不要总是想自己能否考上,而应该更多地去想如何才能让自己考上。考研是个持久战,在集中备考的这半年里,要禁住诱惑,尽量不要追剧、不要玩游戏、少刷微博,尽可能地远离会分散你学习精力的事情。最重要的一点,注意身体,生病是很影响学习的,多吃水果多喝热水,注意保暖。4.get along with people正确处理与情侣、舍友、同学和谐相处的问题,考研期间拒绝琐碎事情引发的焦虑,尽量做到相互激励!https://pic1.zhimg.com/80/v2-30be11e1920318810c7ed3fe4cb33f00_720w.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考情分析】23考研海大815+619化学/海洋化学考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