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提升】23年北京外国语大学MTI 448强化百科提分看这里!
一、题型分析北外的百科是三个题型
名词解释50分
应用文40分
议论文60分
二、总体备考规划
暑期
梳理中外文、史、哲等板块知识、开始应用文与议论文写作练习
9-10月
继续记忆名词解释各版块内容、梳理剩余板块内容、应用文、议论文练习与素材、话术积累
11-12月
复习之前内容(名词解释默写/话术、素材复习)、模拟练习
三、备考重点介绍
名词解释
中外文史哲 尤其是中国文学文化 历史事件 外国文学 外国历史
应用文
广告 说明书 启事 新闻 启事
议论文
积极向上正能量奋斗、探索
四、答题方式
事件类
时间+人物+背景+经过+结果+意义
作品类
时间+作者+主人公+故事梗概+意义
人物类
①单个人物
生活年代+社会身份
字 号 别称(例如李白被称为“诗仙”)
代表作 风格 生平经历成就(如 苏轼 乌台诗案 )对后世影响
②合称类名词
首先把涉及到的人物写出来,其次分别对他们进行介绍,方法和单个人物的名词解释一样。
作者(可简单介绍下,点出所属流派)+年代作品容(概括)+作品风格类型(如美术作品中的写意派,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作品和作者的特殊地位(如《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作品对后世影响 阐明作品现实意义
历史事件
时间+人物+事件+经过+结果+影响
人名
列出姓名、字、号、别称、世称,所属年代、从事工作、有何贡献等
作家——代表作
思想家——主要思想
政治家——政治主张
文献著作
主要写明著作的作者、成文年代、别名、主要内容、历史意义等。
谚语俗语成语等
写出其本义、比喻义和起源、现代用法
五、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为世界三大哲学。
中国哲学,以先秦哲学为代表,以伦理为核心方法,与政治的关系较近。
西方哲学,以希腊哲学为代表,以实验为核心方法,与科学的关系较近。
印度哲学,以古代哲学为代表,以瑜伽为核心方法,与宗教的关系较近。
代表人物
中国哲学——孔子,孟子,老子……
西方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1.秦统一之前的哲学
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哲学=公元221之前=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
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之前,萌芽于原始宗教,灵魂不死,原始崇拜
夏商周:公元前21世纪-前770年:时空概念、阴阳五行、天命统治、剥削产生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诸子百家
(1)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
https://pica.zhimg.com/80/v2-ed5467565911674a6fe383bc5b6a7e58_720w.png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诸子即先秦时期老子、孔子、墨子、荀子等学术思想代表人物;百家即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
《四库全书总目》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十几家而已。司马谈首次划分为儒、墨、名、法、道、阴阳六家,后来刘歆又增加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共十家。诸子百家与同时期的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
他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流派的总称。诸子就是对行程时期像老子,孔子,墨子,裙子等学术思想代表人物。
①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先秦诸子百家之一,是古代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派。儒家最初指的是婚冠丧祭的司仪,自春秋起,指由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主流思想,受到中国古代 封建者的推崇,也成为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信仰,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
四书五经,即为儒家典籍,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子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商丘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今山东曲阜)。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爱人为“仁”,仁者爱人。以克己复礼为仁,讲求忠恕,治理国家需要为政以德,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行事合乎中庸之道。经济方面需重义轻利。
首创私人讲学,打破学在官府格局,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他携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晚年修订整理六经,即诗书礼易春秋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及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言行语录及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四书”。全书现存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言为主,叙事为辅,辞约义富。形象生动,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思想、教育原则。
自西汉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为深远。孔子在世时,已被遵奉为“天纵之圣”,又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孟子(前372-289年)
姬姓,孟氏,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城)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 ,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儒家一代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二人合称孔孟。
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著名思想,坚持“性善论”,人性本善,完善发展就可以具备仁义礼智四德,提出“养气”一说,首创“浩然之气”一词,认为应当积蓄道德修养,从而获得刚毅不屈的力量,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提倡舍生取义。
孟子携弟子多年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他首次将“教”“育”二字联用,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就是君子之乐。
《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合著,儒家经典之一,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四书。语录体为主,主要记录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全书共七篇,每篇各分上下,提出“王道”和“仁政”,提倡民贵君轻及性善论,长于论辩,刚柔并济,感情充沛,气势浩然。
名篇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
荀子(约前313-前238)
名况,字卿,战国晚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旬卿,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主张仁义王道,提出君舟民水。但不同于孟子的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人性本恶,所以必须礼法并重,借助教育、刑罚等维护社会道德,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了解自然掌握规律,合理利用人定胜天。
个人著作体:《荀子》
②道家:老子、庄子、列子
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后世道教理论的重要基础。
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等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等影响深远。
老子(约前600-前500)
姓李名耳,字聃,一说字伯阳,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后世庄子并称老庄。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其哲学体系的核心就是道。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运行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具有运动性,难以用言语表达,故而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是客观规律,所以主张无为而治。
今存《道德经》,又称《老子》,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老子也是世界级文化名人,《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庄子(前369-前286)
姓庄,名周,战国中期宋国猛人(今河南商丘)。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道教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哲学继承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提倡齐物我、齐是非,天人合一,安之若命,尊重天性,逍遥处世。
庄子及其门人、后学作《庄子》,现存33篇。庄子想象力极为丰富,文章气势磅礴,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被人成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在先秦诸子中,文学艺术成就最高,名篇《逍遥游》,《齐物论》等。
列子
本名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其学说源自黄老(道教祖先皇帝和老子),主张贵虚贵正,注重精神世界,上达虚无之境,实现心灵自由,从而完善生命。
著有《列子》,现存八篇,对后世哲学、文学、音乐、文化、宗教、风土民俗等影响深远。
③墨家:墨子
墨家,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墨翟。墨家与儒家、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
墨家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主张人与人平等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但是相信有鬼(明鬼),相信天的意志(天志)。
墨子(约前468-前376)
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与儒学并称显学。
主张兼爱,非攻,互助互利,反对战争;主张明鬼,天志,相信鬼神,天志面前人人平等,主张节葬,提倡节俭,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套科学理论。
《墨子》文学性有所缺乏,但是逻辑性技巧对后世的议论文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④法家:商鞅、韩非子、李斯
韩非子(约前281-前233)
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人,韩王室宗族,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政论家,法家代表人物,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思想以法制为中心,主张变革,反对复古,重农抑商,轻视教育,要综合利用法、势、术。法就是君主制定的法令、势就是君主的权威地位、术就是君主的权术,三者合一。倡导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后世封建统治理论的基础。
著有《韩非子》一书,现存55篇,行文以功用为目的,是一部政治哲学文集、说理散文。文笔犀利,逻辑缜密,善用归纳论证,说服力强,名篇《说林》,《说难》,《五蠹》,《内外储》。
⑤其他学派
纵横家
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即合纵与连横,战国时期凭借出色的辩才进行政治外交活动的一派,鼻祖鬼谷子,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公孙衍和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
纵者,合众弱以攻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阴阳家
也称阴阳五行家,先秦诸子百家之一,流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学派,代表人物邹衍。核心内容:“阴阳五行”。
可分为“阴阳”与“五行”,二者相辅相成。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力量;五行即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
“阴阳”的主导思想是以五行决定政治,用来建构宇宙图示,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
名家
诸子百家之一,中国严谨逻辑思想之开创者,和西方逻辑思想之先锋亚里士多德同期。该学派以辨析名实问题为核心,发展了古代逻辑学。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就是一个重要辩题。代表人惠子和公孙龙。惠子的观点为合同异,主张广泛地分析世上万物并总结世界规律,否定事物稳定性,不承认事物具体特点。公孙龙的观点为离坚白。
兵家
诸子百家之一,是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代表人孙武、孙膑、吴起等。
孙武的代表作《孙子兵法》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总共十三篇,六千字左右。极富哲理和谋略,包括战略运筹、作战指挥、战场机变、军事地理等内容,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享誉海外。
农家
诸子百家之一,是先秦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奉神农为祖师,研究产业政策和生产技术的学派,劝耕桑,以足衣食,主张军民同耕,代表人物许行xing2。由于儒家轻商农,东汉中期以后农家迅速衰落。
杂家
诸子百家之一,杂糅各家学说的一派,代表人吕不韦,代表作《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而成。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博彩众家学说,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2.两汉哲学
历史背景
经过秦朝“焚书坑儒”的极端专制主义政策打击,秦朝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的历史,以及秦汉之际残酷的战争创伤,加上天下初定,西汉初期的思想界努力扭转局势,大力发展“黄老之学”。
汉高祖废弃秦朝一切苛刻的法律,只立约法三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吕后、文帝、景帝都继承了这一精神,大大解放了民众思想,扭转了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
黄老道家
道家学派分支的重要分支,黄指黄帝,老指老子。
黄老道家始于战国而盛于西汉。
黄老之学强调无为而治,提倡“省苛事,轻赋敛,勿夺民时”。其主张集中体现了道家在政治哲学方面的新发展,对西汉初期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文景之治”。到东汉时,黄老之学逐渐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促进了道家的形成。
刘安《淮南子》
刘安是西汉皇族淮南王(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chang2之子),西汉思想家、文学家,代表作《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哲学著作。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等学说,是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内容涉及论道、养生、杂说。同时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比如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触山”、“嫦娥奔月”,皆靠本书得以流传。
陆贾
汉初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早年随刘邦平定天下,是重要的辩士谋臣,是汉初第一位力倡儒学的思想家。
刘邦即位之初,重武力轻诗书,陆贾建议重视儒学,以儒家为本,融汇黄老道家及法家思想提出“行仁义、法先圣,立法结合,无为而治”的统治方略。
著有《楚氏春秋》、《新语》(政论散文集),总结历史上国家成败的经验教训,为西汉前期的统治思想奠定了基本模式。
贾谊
汉初政论家、文学家。
将儒家“仁义”思想中的“崇礼”和“重民”二者加以发挥,“礼”是安邦治国归附百姓的核心。“重民”乃万事之本;同时深入比较了“礼”与“法”的关系,邪恶发生前用“礼”来教化,邪恶发生后,用“法”来惩罚。(德施于未然之前,法行于已然之后。司马迁)
代表作如散文《过秦论》、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等。
董仲舒
西汉广川(今河北)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经学大师。
汉武帝时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天人三策》中系统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主张,为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了汉代官方统治哲学,日后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千年。后人将其作品会变为《春秋繁露》。
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