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情分析|中国海洋大学23考研[836生物化学B]招生变动详解
学院介绍学院概况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食品科学领域(特别是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最具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等学府之一,学科源远流长,是我国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学科的诞生地,学科在1946年面向全国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生。培养出我国第一位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博士和博士后,也培养出第一位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外国留学生博士。学院的定位是:以水产品加工为特色,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调发展的研究教学型学院。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学科建设推动教学改革,培养以研究为主,兼顾应用的创新型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三个本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涵盖该学科内的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科学、粮油与蛋白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教授25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副教授21人,讲师、工程师、实验师7人。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5%以上,有国外一年以上留学经历的占80%以上。我院有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薛长湖),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人(梁兴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林洪、薛长湖、毛相朝),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山东省学科带头人1人(林洪),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人(林洪),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汪东风、曾名涌)。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汪东风领衔)在201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招生信息2023招生专业目录https://pic1.zhimg.com/80/v2-a0bc6b79b579ce46b470fd9058a6c278_720w.jpg086003食品工程专业三亚海洋研究院计划调整为招生30人。095135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删减产教融合方向,增加5个万里学院联合培养计划,总招生人数55人。历年分数线https://pic2.zhimg.com/80/v2-e33d5fd39f94e108697a9a57c45f06e1_720w.jpg历年统招人数https://pic3.zhimg.com/80/v2-3047d51eb699c97ee625abc1a1137342_720w.jpg注:以上以上招生人数不包含推免人数。考试科目2023初试科目大纲341 农业知识综合三一、考试性质该科目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报考该专业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理论。二、考查目标《食品质量管理》主要考查学生对食品质量管理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奠定较扎实的理论基础;《食品检验与分析》考查考生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研究各类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的品质和卫生,从而为食品工业的质量检测和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考查考生对食品中存在的或从环境中可能进入食品,能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和因素及其评价方法、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相关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三、考试形式本科目为闭卷考试,满分为 150 分,每部分各占 5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考试内容一般为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等等。四、考试内容《食品质量管理》部分本考试科目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命题,考生可按照要求进行复习和准备,不指定具体参考书目,可选用本专业通行的书目。1、 世界及我国的食品质量管理概况2、 食品质量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3、 国际食品质量标准概况4、 我国食品质量标准体系5、 GMP 的历史与现状、基本理论、推广 GMP 的意义6、ISO9000 系列标准概述。食品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实施。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7、HACCP 的产生与发展。HACCP 的基本原理。HACCP 的制定与实施。8、中国食品质量法规、国际食品质量法规9、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检验与分析》部分(一)绪论第一节 食品检验与分析的意义和内容1.食品检验与分析的性质和意义。2.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内容、范围。3.食品检验与分析的方法。第二节 实验结果分析和数据的处理1.实验结果分析的表示方法。2.数据处理的方法。3.提高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所采用的方法。(二) 食品抽样及水产品感官检验第一节 食品检验的抽样要求及抽样方法第二节 水产品的感官检验第三节 样品的处理和制备(三)原料鱼(肉类)鲜度的检验第一节 挥发性盐基氮(VBN)的测定1.半微量蒸馏法2.微量扩散法第二节 TMA 和 DMA 的测定1.苦味酸比色法2.气敏电极法第三节 组胺和吲哚的测定第四节 次黄嘌呤和 K 值测定1.次黄嘌呤的测定:黄嘌呤氧化酶法2.K 值的测定(四)食品中水分的测定第一节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1.水分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2.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常压干燥法、真空干燥法、微波干燥法3.有机溶剂蒸馏法4.卡尔费休法第二节 食品中水分活度的测定1.水分活度的定义及水分活度对食品贮藏的影响2.溶剂萃取法3.扩散法(五)灰分的测定第一节 总灰分的测定1.灰分的定义及测定的意义2.食品中灰分的测定第二节 特殊灰化方法1. 硫和磷含量高的样品的灰化方法2. 氯和碘含量高的样品的灰化方法3. 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的样品的湿法消化(六)蛋白质的测定第一节 蛋白质总量的测定1.蛋白质在食品中的含量及营养价值2.凯氏定氮法3.福林-酚法4.紫外分光光度法第二节 氨基酸总量的测定1.电位滴定法2.茚三酮比色法第三节 氨基酸的分离和鉴定1.薄层层析法2.液相色谱法3.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七) 脂类的测定第一节 脂肪总量的测定1.食品中脂质的种类和含量及其营养价值2.脂质提取剂的选择及样品的预处理3.索氏抽提法4.氯仿甲醇法第二节 脂质一般化学指标的测定1.酸价的定义及测定2.碘价的定义及测定3.皂化价的定义及测定第三节 脂肪酸败的测定1.脂质的自动氧化对食品品质的影响2.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的测定-硫代巴比妥酸法3.过氧化值的测定(八)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第一节 总糖的测定1.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及营养2.总糖测定前的提取和澄清3.费林氏溶液滴定法4.铁氰化钾法5.蒽酮比色法和咔唑比色法第二节 淀粉的测定1.酸水解法2.酶水解法第三节 海藻中甘露醇的测定1.过碘酸氧化法2.硫酸铜比色法(九) 维生素的测定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VA 的测定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VB 的测定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 Vc 的测定1. 2,6-二氯靛酚滴定法2. 荧光分光光度法(十一) 微量元素的测定第一节 样品的预处理:湿法消化与干法灰化第二节 食品中钙的测定第三节 食品中磷的测定第四节 食品中铁的测定(十一)重金属的测定第一节 化学比色法测 Pb,Zn,Hg1.双硫腙比色法测 Pb 和 Zn2.苯芴酮比色法测 Sn第二节 古蔡氏砷斑法测 As第三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元素第四节 阳极溶出法测定 Cu,Pb,Cd,Zn(十二)食品添加剂的分析第一节 防腐剂苯甲酸的测定第二节 发色剂亚硝基盐的测定第三节 漂白剂 SO2的测定(十三)食品中生物危害的检测第一节 食品中常见的细菌污染及其检测方法第二节 食品中常见的病毒及其检测方法第三节 食品中寄生虫的检测《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部分(一)食品安全与卫生学涉及的相关概念(如:食品安全、食品卫生、食品毒理学、食品卫生标准、农药残留、等等)(二)生物性污染与食品安全1、生物性污染的种类、来源(细菌、霉菌、寄生虫、病毒等)2、生物性污染的危害3、生物性污染的控制措施(三)化学性污染与食品安全1、化学性污染的种类、来源(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环境污染物、重金属等)2、化学性污染的危害3、化学性污染的控制措施(四)食品加工新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掌握转基因技术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五)食品卫生标准重点掌握食品卫生标准的分类及相互关系,了解食品卫生标准制订的流程。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否。836 生物化学 B一、考试性质《生物化学 B》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科目,是上述专业必须掌握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二、考查目标1. 考查考生对构成生物体的生物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功能等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考查考生对生物分子在体内的代谢动态、规律的掌握程度,及对代谢活动与重要生命现象之间的关系的宏观理解。3. 考查考生对常见的生物化学研究方法的掌握,以及综合运用相关方法、技术解决实际的能力。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生物化学试卷结构为:判断 15~20%,选择 20-25% 填空 10~15%,名词解释20%,计算和问答 30~40%。四、考试内容本考试科目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命题,考生可按照要求进行复习和准备,不指定具体参考书目,可选用本专业通行的书目。1、蛋白质:结构元件氨基酸、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理化性质,常见研究方法;蛋白质生物合成基础、过程、合成后的加工和转运;2、酶:基本概念和特征、酶反应动力学知识、酶的作用机制和酶活性的调节;3、维生素和辅酶:维生素的种类、性质、功能;4、糖:基本概念、结构特征、生物功能、种类及资源性海洋多糖,研究方法;5、脂类:基本概念、种类、结构特征、生物功能,研究方法;6、核酸:重要核苷酸的结构和性质、核酸的结构特征、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常见研究方法和原理;7、代谢:糖类特别是单糖完全分解代谢过程、调控;脂类特别是脂肪酸的分解和合成代谢;蛋白质降解过程、氨基酸代谢的共同途径;核苷酸分解和合成的主要途径;全面理解物质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物质代谢的特点、代谢调节;8、核酸生物合成:DNA 复制、RNA 生物合成的生化代谢过程。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否2023复试科目F0701 食品化学一、考试性质《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复试课程,是必须掌握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二、考查目标该课程主要考查学生对食品化学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奠定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三、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考试内容一般为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四、考试内容第 1 章 水分食品中水分的存在状态,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水分吸着等温线,水分活度及分子流动性与食品稳定性。第 2 章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非酶褐变,一些重要的低聚糖和多糖,如海藻糖类、淀粉、功能性寡糖等的化学性质、功能性和生理作用等。第 3 章 脂类食品中脂类的分类、理化性质及与食品质量的关系,水产油脂的特点,油脂加工化学等。第 4 章 蛋白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结构、分类和变性,蛋白质的功能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蛋白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变化及对色香味的影响,食品蛋白质原料特性及新型蛋白质开发。第 5 章 维生素食物中常用维生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影响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因素。第 6 章 矿质元素食物中矿物质的功能性,食物中的矿质元素的理化性质、营养性、安全性也影响因素等,食品中矿质元素含量及影响因素,第 7 章 酶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酶在食品加工及保鲜中的作用,酶与食品质量的关系等。第 8 章 色素和着色剂食品中原有色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食品中添加的着色剂。第 9 章 食品风味食品中呈味物质和风味物质的理化性质、功能性和形成途径等。第 10 章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及种类,常用非天然的和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理化性质和功能,动植物及水产提取物等。第 11 章 食品中有害成分果蔬、谷类、豆类及水产品等大宗食品中内源性及外源性有害成分的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抗营养素种类、理化性及有害性,加工及贮藏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成分等。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否参考书目《生物化学》,王镜岩等主编,高教出版社https://pic3.zhimg.com/80/v2-e08ea31ecca325ab304503cb38a5efd2_720w.jpg备考经验第一阶段:讲义+考研大纲+第四版生化课本+题库复习每一章之前,先熟悉考研大纲。对照着讲义去看课本,可以把讲义上的重点笔记补充到课本上,然后就去做本章对应的题库。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效率和进度。第一轮的目标是短时间内基本熟悉和掌握考纲所涉及的知识点和各个章节中的相关名词概念。第一阶段关键词:快!第一阶段相当于生化知识的重新学习和复习,这个阶段不需要很多记忆,关键是要快,如果时间来不及,第一阶段直接跳过课本去做题库(课本当字典查阅用),也是可以的。(讲义为836全程班课程讲义,详情可以咨询课程顾问)7月中-8月底 第二阶段:认真做题库和题库解析+回归课本在第一阶段做完题库之后,大家遇到相同的问题就是仍然不会做题,之前看过的内容也忘得差不多了。但是不要灰心沮丧,因为大家都是如此。题库和真题的难度相差不大,题库难度也很大。生化这么厚两本书,不是短时间就能都学会的。历年考研真题中,都会出现题库中的原题,或出现题库中题目的衍生题(比如原先选择的错误选项成了真题中的判断题)。所以做题不要仅仅限制于这个题目的答案,要根据解析和自己的理解尽量保证每道题目都能做到举一反三,客观题像主观题一样去理解。第二阶段复习的目标是形成知识网络体系。第二阶段关键词:稳!第二遍做题库复习PPT的时候,会发现之前有些不会的知识点,现在能理解了,原先需要很长时间理解的题,现在很快就能明白了。这就是提高的过程!第二遍做题库、背题库,不需要太着急做真题,因为真题都在题库里。三人行已经将生化题库做到十分详尽了,争取把题库都背过,那考试基本上就不会有特别生的问题了。9月初-10月初 第三阶段:真题+课本海大的生化相对而言,还是比较难的,不仅题型丰富,而且题量也大,考试的知识点也有浅有深。建议大家在9月初就一定要开始进入第三阶段的复习,哪怕第二阶段没有进行完,也要赶快进入第三阶段,把握主要矛盾,在历年真题的总结过程中尽快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逆序做真题,从最近一年真题开始做。历年真题中的每个题都要回归课本,回归知识点,这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三人行的资料已经将真题都做到了回归课本,对每个题都做了解析,并标注了知识点在书中的位置。在总结过程中,你会越来越明朗,也会进一步地理解考研动向,了解出题人的出题思路。重点掌握近十年的真题,做真题的同时还是要进一步理解题库,背诵相关知识点。真题不需要模考,这个和公共课不同,因为专业课不需要担心时间不够,一般都能提前做完。第三阶段复习的目标是熟记各个名词的概念,把握真题的考点,建立更加丰富的知识网络。第三阶段关键词:熟!11月初-12月 第四阶段:题库+真题旧题的重复记忆和新题的记忆同样重要,背过的忘记是很正常的,反复多次记忆,甚至默写,那么上考场一定是胸有成竹的,抓起笔来便是行云流水。反复背诵题库和真题中的题和知识点。要过至少2轮以上,加深记忆的同时,梳理已建立的知识网络体系。如果说复习第三阶段的关键词是熟!第四阶段复习的目标则是熟能生巧。看到问题中的关键词,就能做出相应的解答或推断。第四阶段关键词:巧!最终进入考场时,不管考得是什么,应用自己背诵的知识点,抓住问题的考点所在,建立知识点与考点的联系,以不变应万变!https://pic1.zhimg.com/80/v2-30be11e1920318810c7ed3fe4cb33f00_720w.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