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考研 发表于 2022-10-25 18:24:42

考情分析/23年青岛大学学科教学(体育)考情分析(含大纲变化)

考情分析青岛大学 学科教学(体育)
院校专业介绍
青大学科教学(体育)专业
01学校介绍
青岛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山东省与青岛市共建高校,山东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最早的历史源头可追溯至1909年创办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百十年来,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之需要,薪火相传,砥砺奋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0余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青岛大学位于海滨名城的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青历史文化非常悠久,有三里河文化,琅琊台遗址,崂山道教都昭示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栈桥,八大关,德国总部府等都是近代欧洲风格,这个展示着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
02学院概况
体育学院为青岛大学所属二级学科性学院,坐落于青岛大学浮山校区。学院于1992年开办体育教育专业,2013年组建青岛大学体育学院,2016年学校公共体育教学部并入体育学院组建为新的青岛大学体育学院,2017年获得教育学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体育)方向授权点。学院设有田径、足球、健美操三支高水平运动队;中国健美操协会健美操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青岛大学健美操运动发展中心、青岛大学水上运动发展中心。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2人,教授3人、副教授3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国际级裁判2人、国家级裁判12人、国际级运动健将3人、国家级运动健将1人。
科学研究:近几年,学院教研成果丰硕,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yu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山东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3项、山东省教育规划研究项目4项、青岛市社科研究项目6项,获得省市科研成果奖6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7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CSSCI刊物学术论文近20篇。
03学院特色
本学科方向植根于体育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的土壤,在哲学的层面上,探讨体育教育的价值理论,致力于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体育文化等领域的研究。结合当代教育的时代背景,研究学校体育课程设计、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体育教育手段与技术、体育教育活动的评价问题等。本学科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聘请经验丰富的省级优秀中学教师为校外导师。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反思,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着力培养符合现代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优秀体育教师。
科研成果: 近三年,获批教yu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教育规划研究项目2项、青岛市社科研究项目2项,获得省市科研成果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CSSCI刊物学术论文近12篇。培养方式: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学制3年,在双导师共同培养下,采用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课程学习采取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实践环节,安排多种实践教学。
课程设置: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学分制。理论课以16学时为1学分,实验课以32学时为1学分。修习总学分不得少于40学分(含实践环节8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他培养环节10学分,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学位基础课)、专业学位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非学位课。结合当前体育学研究热点和体育教育发展趋势,开设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学校体育研究、人体运动机能发展与评价等课程。
毕业去向:各级各类学校、科研院所、行政部门、体育企事业单位以及体育俱乐部等社会团体。
符合毕业要求学生免试认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师资格证基本学习年限:基本修业年限3年,最长修业年限6年。
招生专业目录
01专业目录https://pic3.zhimg.com/80/v2-6424dbf406646ed7a7f546a1be717cf2_720w.webp
02分数情况
https://pic3.zhimg.com/80/v2-5345a825130bf6d74dc31be6396e4bb2_720w.webp
2022年青岛大学学科教学(体育)最高分371分 最低分352分
03统考招生情况https://pic1.zhimg.com/80/v2-10d19702b4c26439b23b8fedf0530ca4_720w.webp大纲变化大纲无变化 大家可安心备考
考试科目
01初试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18体育基础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
体育教学论运动训练学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18体育基础综合
一、考试要求体育基础综合考试涵盖学校体育学、体育概论二门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学校体育学、体育概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来分析问题,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的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一)《学校体育学》1.学校体育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2.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3.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4.学校体育的组织与管理5.体育课程编制与实施6.体育教学特点、目标与内容7.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8.体育教学设计9.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与教学评价10.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1.体育课教学12.课外体育活动1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14.学校课余体育竞赛15.体育教师16.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二)《体育概论》1.体育概念2.体育功能3.体育目的4.体育过程5.体育手段6.体育科学7.体育文化8.体育体质9.体育发展趋势
三、试卷结构(题型分值)1. 本科目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题型结构(1)概念解释题:占30分(2)简述题:占50分(3)论述题: 占30分(4)分析应用题:占40分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333教育综合
一、考试要求333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1、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主要包括教育的内涵、教育本质、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关系等。2、教育学中重要的专题性知识。主要包括教师职责与专业发展、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与学生发展,课程、教学、德育、班级管理等教育活动的特点、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等。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新时代教育发展等基础教育改革相关的实践问题。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心理发展的内涵;认知发展、人格发展、社会性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4、学习及其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归因理论、知识学习、技能形成、学习策略及其教学、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等。5、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发展规律,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代表性人物、重要思想、重要事件等。6、外国教育史:世界范围教育发展规律,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别的代表性人物、重要思想、重要事件等。7、能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三、试卷结构(题型分值)1. 本科目满分为150分(100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题型结构(1)单项选择:50分(2)简答题: 60分(3)作文题:40分
02复试
一、复试方案复试总成绩100分,以综合面试形式进行考核,主要包括英语能力测试、专业综合测试、专业技能水平测试(以视频展示方式考核)等。(一)面试内容1.中文自我介绍(不超过1分钟)2.英语能力测试(5-10分钟)英语能力测试包括英语自我介绍,英语提问与回答等环节--20分3.专业提问与回答(10-15分钟)--40分专业提问内容为体育学科基础及综合知识,涉及《体育与健康》(人教版)水平四和水平五教学内容、教育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科研基础、体育学科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等相关知识。(二)专业技能测试项目(任选一项)--40分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武术、健美操、网球、羽毛球等。考生展示专项等级和获奖证书及专业技能视频(需提前录制)。(三)复试主要参考材料1.《体育与健康》(人教版)水平四和水平五教材;2.学校体育学;3.运动训练学;4.体育概论;5.体育与健康教程。
二、录取办法(一)总成绩计算办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60%+复试成绩×40%。总成绩满分为100分。(二)拟录取排序按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如果考生总成绩相同,依次比较统考科目初试成绩、复试成绩。若有第一志愿和调剂考生同时复试,两类考生须分别按照总成绩进行排名,首先录取一志愿考生,剩余计划录取调剂考生。复试成绩低于60分或复试意见为“不同意录取”的考生不参加录取排序。三、复试时间复试工作预计安排在4月上旬。四、复试方式为确保广大考生和复试教师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体育学院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1.首选复试平台: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研究生招生远程复试系统”,操作流程及规范将通过我校研招网和“青大研招”微信公zhong号公布,请考生及时关注。2.备用复试平台:腾讯会议。
参考书目①918体育基础综合(1)《学校体育学》,潘绍伟、于可红,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2月,第3版;
https://pic4.zhimg.com/80/v2-f19c2ae611926054c6507b5a0d57342b_720w.webp
《体育概论》,杨文轩、陈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第2版。
https://pic4.zhimg.com/80/v2-2c3eb415cde84f0feb997145f903e45b_720w.webp
(2)同等学力加试书目:《体育教学论》,毛振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第2版;
https://pic4.zhimg.com/80/v2-c861896189d9ef46c650d3c2f3ad7a37_720w.webp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等,2000年8月(2012年2月重印),人民体育出版社。
https://pic4.zhimg.com/80/v2-2135e488138b20b36431be6680cb15c3_720w.webp
②333教育综合《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教育综合科目】》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https://pic2.zhimg.com/80/v2-e9932fad0dbaf29c26839a3de7b21861_720w.webp
图片来源于网络更多考研信息在公众号:青大考研校
小青学姐:qingdaky
23考研交流群:61556231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考情分析/23年青岛大学学科教学(体育)考情分析(含大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