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大考研校 发表于 2022-10-27 10:13:41

23年扬州大学333综合教育考研必看!历年真题考点总结,看到就是赚到!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333冲刺班第一课时,我是夕夕学姐。对于本节课的话,主要是把333扬大的一些重点挑出来给大家,方便大家后期进行背诵、掌握。现阶段大家还是要全面去背诵,这个重点内容的话就是给大家挑出来方便后期去进行掌握和背诵的。01 333第一章学在官府简介:西周在文化教育上的重要特征是“学在官府”。奴隶主贵族为了管理的需求,制定法纪规章,有文字记录,汇集成专书,有当官者来掌握,历史上称之为“学术官守”,并由此造成“学在官府”。
根本原因:西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制度结构。客观原因: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特点:学术官守,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义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六艺“六艺”首先从简介上面来看,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礼,内容极广,涉及政治、理论、道德、礼仪各个领域;乐,艺术教育,包括诗歌、音乐、舞蹈等;射,即射箭的技术;御,即驾驭马拉车的技术;书,文字读写;数,算数。其中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特点:西周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它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传统文化,也重视实用技能;即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总之,“六艺”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02 333第二章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的性质1. 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2. 是一所及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的兼有资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所以呢,这个是啊,计价学宫,它的两个性质。这计价学功能,两个性质,这是第一个性质。那么第二个性质,一所集讲学著述啊,育才活动为一体的,并且兼有自正义正作用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的特点1. 学术自由2. 待遇优厚3. 学无常师4.管理规范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一、他的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一)编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二)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二、教育的作用
三、“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四、“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五、以“六艺”为教育内容
六、教学方法七、论教师品格八、论道德教育孟子教育思想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主张因材施教、“深造自得”、“迎客而进”、“专心致志”的教学思想荀子思想荀子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以“六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论教师墨家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培养目标以“兼士”为培养目标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说教、善述善作、合其志功的教育方法论著《大学》(一)“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一)性与教(二)中庸(三)“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四)“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记》(一)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二)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三)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1. 教育教学原则(1)预防性原则(预)(2)及时施教原则(时)(3)循序渐进原则(序)(4)学习观摩原则(摩)(5)长善救失原则(6)启发诱导原则(7)藏息相辅原则(8)教学相长2. 教学方法(1)讲解法(2)问答法(3)练习法(4)教师03 333第三章“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太学(中央官学)教师和学生:太学的正式教师是博士,学生被称为“博士弟子”“诸生”“太学生”。培养的目标:太学是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观念官吏。教学的内容:传授的知识,是单一的儒家经典造学的形式。考试制度考试:是采用“设科射策”的授课的形式。教学形式:太学中有个别或小组教学,后期也有“大都授”的集体上课形式。鸿都门学(中央官学)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因其校址在洛阳的鸿都而得名。性质上属于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使宦官抵抗官僚势力而办。意义:首先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它是一种专门的学校,一种办学的新形式,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人性1. 人性就是指人天生的素质2. 董仲舒又严格地将人性与善区分开来3. 董仲舒明确将人性化为三种不同的等级论道德教育(一)道德教育的作用(二)道德教育的内容(三)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04 333第四章科举制度与学校关系相互促进由于选才与育才标准和要求一致,科举制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第一,学校教育制度是培养人才的制度。成为国家社会人才的重要来源,学校不断输送人才供科举考试选拔,是科举赖以发展的基础。第二,科举考试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考试成为国家政权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渠道,科举在选拔人才以充实官员队伍的同时也为学校培养的人才并开辟了政落出路。第三,中国历来有"学而优则任"的教育传统,为学修身,以从政为官为第一;目标,科举是联通学校教育与从政为官的桥梁。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皆独立而并举,相辅而相成,关系相当密切。相互制约1学校教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科举取士的质量和数量2.学校教育是科举制的基础。科举制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指挥棒3.科举取士的标准和方法指导着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积极影响
1.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度2. 使选士和育士紧密结合3. 使选拔人才更为客观公正消极影响
1. 国家之重科举取士,而忽略了学校教育、使学校教育沦为科举的附庸2. 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3. 科举制束缚思想,败坏学风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一)士大夫必须重视教育(二)培养治国之才是教育目标(三)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论家庭教育(儿童教育)《颜氏家训》韩愈的教育思想道统说“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师道观(一)教师的意义(二)教师的任务(三)以“道”为求师的标准(四)提倡“相师”,确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05 333第五章“苏湖教法”(“分斋教学”)内容:北宋胡暖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了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即在学校内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实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要学习儒家经义,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科,旨在培养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 管理人才。评价:胡瑷创立的分斋教学制度,在中国教学制度发展史上第一-次按照实际需要,在同一学校中实行分科教学;实用学科正式纳入官学教学体系,取得与儒家经学同等的地位;治事斋学生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开主修与副修制度的先声。北宋三次兴学北宋三次兴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北宋三个兴学要知道这三个兴学,各自是谁所提出来的、是在是在哪个年间所提出来的。这三次兴学,就基本上一次比一次要完善,主要的话还是从中央、地方、科举制度这几个方面展开了教育方面的改革。除此之外的话还有“三舍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舍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名词解释,可能会考察的点。书院书院一种是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主要用作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另一种是由民间设立的主要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最早出现在唐代,发展于宋代,正式的书院教育制度由朱熹创立。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和辩论,注重对学生人格修养的培养,师生关系更加平等,学术风气浓厚。总之,书院既是集藏书、教育和学术活动于一体的机构,又是学者以文会友的场所,具有较广泛的社会文化教育功能。书院教育的特点(1)书院培养目标。注重学生人格修养,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培养学生的学术志趣,而官学多以科举出仕为主要目标。(2)书院精神。自由讲学是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3) 书院功能。书院重视藏书,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在学规中明确规定学习目的和要求,就是读圣贤书,读儒家经典,强调道德和学问并进。(4) 书院组织形式。有私办、公办和私办公助等多种形式,书院主持者叫"山长"或"洞主",同时也是主讲者,即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一概负责,不另设管理人员和机构。(5)书院教学。讲学活动是书院的主要内容,也是作为教育机构的主要标志。(6)学生学习。书院强调学生读书自学,重视对学生自修的指导。(7)书院的规章制度。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得以确立,在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顺序等方面用学规的形式加以阐明。(8)师性关系。师生关系较之官学更为平等,学术切磋多于教训。(9)书院发展倾向。自南宋起书院E经出现了言学化的倾向,到了明清,政府加强对书院的控制,官学化日益严重,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10)书院作用。促进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朱熹为白鹿洞书院制定的息鹿洞书院揭示》星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第一个纲领性学规,不仅对当时的书院教育,而且对官学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辦之,笃行之。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朱嘉把这些儒家核心思想汇聚起来,用学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比较完善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成为后世学规的范本和办学准则,便书院逐步走向制度化的发展轨道,对后世官学和私学的发展都有董要影响东林书院东林书院是明代中期顾宪成、顾允成复创的,是明朝名声、影响最大的书院,形成著名的"东林学派"。学术思想基本倾向是推崇程朱,反对王学。特点一是密切关注社会政治,将讲学活动与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形成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东林书院既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又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无论是在明朝,还是在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上,东林书院都具有其特殊的地位。诂经精舍、学海堂(一)"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其创立的初衷是专志于学术研究,而不事科举。阮元友当时书院教育的腐朽之风,强调书院的宗旨是"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二)各用所长,因材施教诂经精舍和学海堂在教师使用上,贯彻"各用所长",即充分发挥教师学术专长的原则。对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已有的专长进行教育,这一制度在实践中效果很好。(三)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刊刻师生研究成果两所书院既从事教学活动,又进行学术研究,注重自学和独立研究。组织师生合作编书,学生也独立从事著述。朱熹的教育思想朱嘉与《四书章句集注》"存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一) "存天理、灭人欲“(二)教育作用: "变化气质“(三)教育目的"明人伦“论"大学"与"小学"(一)小学教育阶段(8~15岁)(二)大学教育阶段(15岁以后)"朱子读书法”06 真题考点历年考点第一章六艺:18年名词解释第二章孔子:12年论述孟子:10年简答题第三章董仲舒的教育思想:11年简答题第四章科举制度的历史影响:17年简答题教师问题:15年简答题师说的教育思想:18年论述第五章书院:17年、20年名词解释论书院教育特点及其借鉴意义:15年朱熹:11年论述朱子读书法:12年简答
课后小结本节课主要为大家整理了333重点背诵框架和历年考过真题,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最后祝大家成功上岸,圆梦扬大。时间原因,学姐简单做了概述,完整课程视频大家可自行戳链接观看【扬大考研校】23年扬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冲刺班第一课时更多考研经验欢迎jia学姐v YZUKY66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3年扬州大学333综合教育考研必看!历年真题考点总结,看到就是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