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大纲】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复试大纲
F1001 化学与生物学1考试性质《化学与生物学》是为中国海洋大学招收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设置的专 业课复试科目。其目的在于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环境科学 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专业 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具有较 扎实的无机与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并掌握环境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的水平和能力。2考查目标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的无机与分析化学理论知识和常规的仪器分析方法;掌握 环境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研究方法,以及环境生物学原理和技术在环境 污染治理和环境质量评价等领域的应用;并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基本原理和技术方 法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科研潜力。3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试题内容构成:无机化学部分占 15%;分析化学部分占 35%;环境生物学部 分占 50%。4考试内容(一)无机化学(占 15%)1.气体和溶液、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基本概念。2.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影响弱酸、弱碱解离平衡的因素及其计算,缓冲溶 液的原理和计算。溶度积、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与有关计算。氧化还原的基本概 念,电极电势及其应用。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配位 解离平衡。(二)分析化学(占 35%)1.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提高 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2.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各种滴定分析方式的特点及应用条件。重点掌握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实 际应用。弱酸(碱)溶液中物质的分布与氢离子浓度计算的近似处理条件。氨羧 配位剂条件稳定常数及其影响因素。3. 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为主,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法、电位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定量分析方法,特点及应用。(三)环境生物学(占 50%) 环境中的生物污染:生物污染的基本概念、类型、特点和典型案例。1.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行为: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排 泄和蓄积等行为过程与效应。2.污染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效应:污染物对生物不同组织层次水平的效应;物理因素污染对生物体的损伤类型和效应;“三致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污 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3.污染物的生物效应检测:污染物的生物测试方法、内容;一般毒性试验 的类型、原则和主要步骤;污染物对生物不同组织层次水平效应的检测方法;“三 致效应”检测内容和方法;联合毒性效应检测的方法。4.污染物的生物监测与评价:生物监测方法及其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5.生物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生物净化的内容、原理和方法;基因工 程、细胞工程、酶学工程和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6.生物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退化、生物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 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方法。5是否需要计算器允许携带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F1002 流体力学1考试性质《流体力学》是为中国海洋大学招收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具有 选拔性质的复试科目。考核考生必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利于 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 力的高层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2考查目标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 思想与方法,具有较好的流体力学知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3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题型设计:一般包括简答题、计算题、证明题和论述题。4考试内容(一)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连续介质假设,流体性质及其分类,流体运动的描述-欧拉方法和拉格朗日 方法,迹线、流线及脉线,速度分解定理,变形速度张量,涡旋运动基本概念, 流体运动的分类,质量力、表面力和应力张量,物质导数与随体导数。(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能量方程,本构方程,状态方程,流体力学基本方 程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三)流体静力学控制方程,液体静力学规律,自由面的形状,平面壁上和曲面壁上的压力。(四)量纲分析和相似原理 量纲分析与流动相似理论,流体力学中的无量纲量及其物理意义、相似原理 的应用。(五)伯努利积分与动量定理理想流体的伯努利积分、拉格朗日积分及其适用条件,伯努利积分与动量定 理的应用(六)理想不可压缩流体无旋流动控制方程及定解条件,势函数及无旋流动的性质,平面定常无旋流动,流函 数及其性质。(七)粘性不可压缩流体运动层流和湍流,边界层的概念,层流边界层方程,边界层的分离,湍流的发生, 层流到湍流的转捩,雷诺方程和雷诺应力,普朗特混合长理论。5是否需要计算器允许携带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F0904 土木工程综合考试1考试性质《环境工程综合》是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其 目的是科学、有效地考核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环境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所必须的专 业知识、专业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 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较强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环境工 程专业人才。2考查目标要求考生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污水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的基本 原理、基本方法、工艺特点和工艺设计计算方法;掌握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 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工艺;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地下 水运动规律、和不同介质中水的水文地质意义;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3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试题内容构成:水污染控制工程部分占 50%;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部 分占 15%;水文地质学部分占 35%。4考试内容(一)水污染控制工程(占 50%)1.污水的类型及各类污水的特征;污水的物理性质及污染指标;污水的化 学性质与污染指标;污水的生物性质与污染指标。2.格栅和筛网的种类和作用;沉淀法的概念及其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沉 淀的类型及特征;球状颗粒自由沉淀的沉速公式(即斯托克斯公式)及影响沉速 的因素;理想沉淀池的概念及对悬浮颗粒的去除率,沉淀池表面水力负荷的概念;平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的水流特征及其优缺点;按工艺布置不同沉淀池的分 类及其作用,按水流方向不同沉淀池的分类及其水流特征,沉淀池的组成部分及 其功能,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沉淀池的特点及适用条件;平流式、竖流式和 辐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工作特点和工艺设计计算;含油废水的来源及废水中油的 存在形态,常用隔油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乳化油及破乳方法;气浮法废水处理 的概念,气浮工艺必须满足的条件,气浮法的类型及其工作原理。3.污水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的概念和有机物转化过程;污水脱氮 除磷反应过程;污水生物处理的微生物生长规律及各生长时期的特点;影响好氧 微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微生物生长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底物 利用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动力学关系。4.活性污泥法的概念,活性污泥组成,活性污泥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活性 污泥法基本流程,活性污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过程;活性污泥法曝气反应池的 基本形式及其水流特征;活性污泥法的各种变型及其特征。双膜理论的基本论点 和氧转移速率公式,氧转移的影响因素;氧转移速率与供气量的计算。鼓风曝气 的类型及特征,机械曝气的种类及工作原理,曝气设备性能指标。有机物污泥负荷和曝气池容积负荷的概念,曝气池容积设计计算、剩余污泥量计算、需氧量设 计计算。几种典型的生物脱氮工艺工作原理,典型的生物除磷工艺工作原理,常 用同步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影响因素。5.生物膜法的概念,生物膜的形成及结构,生物膜的组成;生物膜法污水 处理特征;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和生物流化 床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主要因素,生物滤池滤床总体积、滤 床高度、滤池面积等设计计算;生物转盘总面积、盘片数等设计计算;生物接触 氧化法的优点,生物接触氧化池有效容积、总面积、池深、有效停留时间等设计 计算;曝气生物滤池主要优点和缺点,对曝气生物滤池滤料的要求;生物流化床 的优缺点。6.稳定塘的概念,稳定塘的主要优点和缺点;好氧塘的净化机理,好氧塘 的种类,好氧塘内生物种群及其作用,好氧塘面积、单塘水面长度和宽度、水力 停留时间等设计计算;兼性塘的净化机理和生物种群;厌氧塘的净化机理和生物 种群;曝气塘的概念和工作原理;污水土地处理法的概念,污水土地处理法的主 要优点和缺点,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原理;慢速渗滤系统、快速渗滤系统、 地表漫流系统和地下渗滤系统的概念和特点;人工湿地的概念和优缺点,填料、 植物和微生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作用,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污水的作用机理,人工湿地的类型及其水流、投资、净化功能等方面的特征。7.厌氧消化的机理,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厌氧生物滤池和上流式厌氧污 泥床反应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厌氧生物滤池的主要优点和缺点,上流式厌氧污 泥床的主要优点和缺点;厌氧接触法的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厌氧接触法的优点 和缺陷;两相厌氧法的概念和工艺特点。8.污泥的来源,用于说明污泥特性的指标及其含义,初沉污泥量和剩余活 性污泥量的计算;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及其分离方法;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 理的典型流程;污泥浓缩的目的和效果,污泥浓缩采用的方法及其特点;污泥稳 定的目的,污泥稳定采用的方法及其特点;污泥脱水前进行调理的目的,污泥调 理采用的方法及其特点;污泥脱水方法及其特点;污泥最终处置方法及其优点和 局限性。(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占 15%)1.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管理措施: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污染控制措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概念。2.固体废物的预处理技术:破碎的目的以及各种破碎技术的特点;根据固体 废物性质的分选技术选择;设计分选回收工艺系统需要考虑的情况;综合回收工 艺系统组成。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有机废物好氧堆肥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有机 废物厌氧消化处理原理及工艺流程;废物焚烧过程的影响因素,焚烧系统的组成 及其作用,焚烧尾气污染物种类及相应的处理技术;垃圾卫生填埋场判断依据, 填埋场设计规模与填埋容量的确定,填埋场水平防渗系统的类型及其特点,垃圾 渗滤液水质特征以及控制渗滤液产生的措施,渗滤液处理的基本方法。(三)水文地质学(占 35%)1.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知识:水文循环的概念及作用;岩石中的孔隙特征与水 分存在形式;地下水赋存的条件;地下水运动规律;毛细现象与毛细水的特点。2.地下水体中化学组分:地下水中主要气体成分、七种主要离子成分的来源 及指示意义;水化学成分的主要形成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水化学成分的表达方式 与分类。3.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补给来源,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过程、 影响因素及补给量的确定;地下水的各种排泄去路及地下水排泄量的估算方法;泉的出露条件、类型及其意义;蒸发与泄流发生条件与影响因素。4.地下水系统及其动态、均衡特征:地下水含水系统与流动系统的概念、划 分方法与两者的关系;地下水流动系统的特征及分析方法;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 概念,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水均衡基本原理,水均衡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及计 算。5.地下水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地下水的功能;与地下水有关的主要环境问题, 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降落漏斗、地面沉降、海水入侵以及地下水污染问题的机 理与防治措施。5是否需要计算器允许携带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F1004 工程地质学1考试性质《工程地质学》是为中国海洋大学招收环境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设置 的专业课复试科目。其目的在于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环境 地质工程专业硕士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基本理论,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思维和技术方法能力,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 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环境地质工程专业 人才。考试侧重考察考生是否具有较扎实的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并掌握工程地质 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的水平和能力。2考查目标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岩土体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解决 问题的基本方法;了解工程地质的常规勘探方法及原位测试手段;掌握工程地质 的基本原理及利用工程地质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解决相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3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4考试内容1.岩土体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岩土体的概念、岩土体的物理性质指标(质量、孔隙性、含水性)、水理性 质指标(粘性土的稠度、抗水性、渗透性)、力学性质指标(抗剪性、压缩性) 的概念及相应的测试或计算方法,土的抗剪强度参数指标的表示方法,砂性土和 粘性土在抗剪性和渗透性方面的区别;达西定律、库伦剪切定律、压缩定律等基 本理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淤泥质土等特殊土的概念及特性。2.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的阶段划分、目的,工程地质的常规勘探方法、各自的适用范围及解决的问题,常规的工程地质原位测试手段及其各自的成果应用,工程地质 勘察报告应体现的内容与格式。3.工程地质的基本原理及工程地质问题地应力、地应力场的概念及其分类,天然应力的状态类型;活动断层、地震、 水库诱发地地震、砂土地震液化、地面沉降的概念,水库诱发地地震、砂土地震 液化、地面沉降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方法。岩溶、渗透变形的概念,岩溶、渗透变形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岩溶发育 的一般规律,渗透变形可能性的判定方法。河流、湖泊、海岸因为流水动力作用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危害。4.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某一实际工程分析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并论述解决问 题的方法。5是否需要计算器允许携带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