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大纲】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考研复试大纲
F1201 会计专业综合(含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1考试性质会计专业综合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课程。2考查目标本考试旨在具体考察考生对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 技术等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具体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对理论、方法和技术知识层面的考核。2、分析与运用: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来综合分析具体实践问题。3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4考试内容一、 财务会计(一)总论1、会计要素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3、财务报告的内容和目标(二)存货1、存货的确认条件2、存货初始计量的核算3、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4、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三)固定资产1、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2、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3、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4、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5、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四)投资性房地产1、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和范围2、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3、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的核算4、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核算5、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核算(五)长期股权投资1、以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2、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3、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4、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核算5、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6、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的转换(六)无形资产1、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2、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3、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条件4、无形资产的摊销5、无形资产处置的核算(七)非货币性资产交换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八)资产减值1、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2、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原则(九)金融资产1、金融资产的特征和分类2、金融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3、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核算(十)流动负债1、短期借款2、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3、应付职工薪酬4、应交税费5、其他应付款与预收账款(十一)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1、长期借款会计处理2、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3、应付债券的会计处理4、可转换债券5、债务重组6、预计负债7、借款费用资本化(十二)所有者权益1、实收资本或股本2、资本公积3、其他综合收益4、库存股5、留存收益(十三)收入1、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2、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3、现金折扣、商业折扣的处理(十四)所得税1、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2、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3、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4、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5、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十五)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变更与差错更正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2、会计变更3、会计差错更正二、财务管理(一)财务管理的基本问题1、财务管理的产生与发展2、财务管理的内容与职能3、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原则4、财务管理的环境(二)财务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念1、货币时间价值2、风险价值(三)筹资问题1、资金需要量的确定2、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3、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四)资本预算1、资本预算与企业价值2、资本预算中现金流量的估算3、资本预算评价方法(五)营运资金管理1、营运资金管理政策2、流动资产管理3、流动负债管理(六)支付政策1、公司利润的形成及其分配2、股利分配理论与政策3、股利的支付程序与方式4、股票回购与股票分割三、审计学1、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特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性质。2、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的法律环境;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3、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具体运用;非执 业会员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运用;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4、审计目标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与审计工作前提;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审计过程与审 计目标的实现。5、审计计划初步业务活动;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审计重要性。6、审计证据审计证据的性质;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函证;分析程序。7、审计抽样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8、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概述;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审计工作底稿的归 档。9、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概述;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及项目组内部的讨论;了解被审计 单位及其环境;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0、风险应对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1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销售与收款 循环的实质性程序。12、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点;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采购与付款 循环的实质性程序。13、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生产与存货 循环的实质性程序。14、货币资金的审计货币资金审计概念;库存现金审计;银行存款审计。15、完成审计工作完成审计工作概述;考虑持续经营假设;或有事项;期后事项。16、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概述;审计意见的形成和审计报告的类型;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非 标准审计报告;比较信息;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17、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和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相关职业道德要求;客户 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和保持;人力资源;业务执行;监控。5是否需要计算器允许携带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F1202 企业管理学1考试性质企业管理学是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课程。2考查目标本考试大纲旨在对考生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基础进行考核,主要考察考生对企 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创新与创业管理等管理理论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能够系统理解企业管理的理论知 识,能够合理运用企业管理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3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4考试内容(1)企业及其管理:企业的本质、特征及其类型;企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的区 别;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与主要内容;国内外企业管理理论演变及其异同比较。(2)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及其特征;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企业战略的 层次;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与过程;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竞争 战略与竞争优势;成长战略与发展模式;战略实施、战略控制与战略变革。(3)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 别;人力资源规划的过程和内容;人员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管理。(4)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产品策略、价 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营销组合策略的特点与构成;顾客关系管理。(5)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过程组织与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运作流 程;生产计划组织;设备管理与控制;柔性制造系统;大规模定制与生产运作。(6)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及其发展;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与质量认证;制造业企业与服务业企业质量控制的常用工具。(7)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的概念及物流管理的基础理论;物流管理的作 用与任务;以信息为基础的企业物流系统;库存控制的主要策略;供应链与供应链 管理;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比较;供应链战略管理的内容、重点及过程。(8)创新与创业管理:创新与创业;创业管理过程;新企业创建及管理;公 司内部创业与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业务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5是否需要计算器否。F1203 旅游学理论与实践1考试性质旅游学理论与实践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课程。2考查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 地测评考生旅游宏观与微观管理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旅游管理 基本理论、旅游产业管理的掌握与运用,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 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旅游管理专业 人才。3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4考试内容(一)旅游学理论1.旅游本质旅游本质与特征、旅游内涵与类型、旅游现象历史变迁2.旅游活动构成要素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业3.旅游动机与需求旅游发生的心理动因、旅游需求、旅游决策过程4.旅游体验旅游体验的意义、旅游观赏、旅游交往、旅游消费5.旅游流旅游流含义与特征、旅游流形成和运动模型、国内外旅游流态势6.旅游效应旅游效应内涵与类型、旅游经济效应、旅游环境效应、旅游社会文化效应7.旅游容量旅游容量内涵与类型、旅游容量测定、可持续旅游发展(二)旅游管理实践1.旅游资源管理旅游资源管理概述、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2.旅游规划与管理理论旅游规划概述、旅游规划理论基础、旅游地生态系统与环境经济学理论解析、 旅游规划内容与研究过程3.旅游文化管理旅游文化管理综述、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旅游文化管理理论基础、目的地旅 游文化与管理、旅游者文化类型与特征、旅游企业文化与可持续发展4.旅游经济旅游经济概述、中国旅游经济分析、国外旅游经济现状、旅游经济展望5.饭店管理饭店管理理论基础、饭店战略管理、饭店营销管理、饭店服务质量管理6.旅行服务与管理的现状与未来走势旅行社业现状与发展方向、导游队伍建设与管理、旅行服务与管理对策7.旅游市场营销管理旅游市场及其营销、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旅游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与 定位、旅游产品及开发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旅游市场营销管理5是否需要计算器否。F1204 技术经济学原理1考试性质技术经济学原理是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复试考试课程。2考查目标本考试大纲根据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考核考生 运用技术经济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了解考生对于技术经济基本理 论及其方法体系的掌握程度。3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4考试内容1.技术方案的现金流量现金流的构成;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图;现金流量的分类;现金流量的等值换 算等。2.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时间价值的决定因素;利息和利息率;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连续复利 等。3.不确定性分析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含义;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与程序;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等。4.技术方案的经济分析方法技术方案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时间性指标分析法;价值性指标分析法;比率 性指标分析法;经济评价指标的关系及选择等。5.技术方案的经济性比较与选择技术方案比较的原则;技术方案之间的关系及分类;互斥方案的经济比较与选 择;收益相同(或未知)互斥方案的经济比较与选择等。6.技术方案的风险分析与控制技术方案的风险分析的一般方法;技术方案的风险预测与控制等。7.技术方案的财务评价财务评价的内涵;改扩建和技改项目的财务评价;项目财务评价安全等。8.技术方案的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的内涵;国民经济评价效益与费用的识别;国民经济评价的指标 体系等。5是否需要计算器否。F1205 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含财务学原理、公司财务、财务 会计)1考试性质财务管理专业综合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课程。2考查目标本考试旨在测评考生财务管理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财务管 理基础理论、公司财务、财务会计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具体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和正确理解:对基础理论与基础方法的记忆方面的考核,对基础 范畴及其演进过程理解的考核。2、计算、分析和论证:用公司财务学理论与方法,计算、分析和论证企业筹 资决策、投资决策、资产定价等现实问题;运用正确的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原理和 方法,计算和分析具体的财务指标和经济活动。3、综合运用和讨论:运用所学的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理论和方法,综合分析 和解决具体实践问题或案例问题。3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4考试内容一、财务学原理1、财务管理的起源与发展货币、资本、价值和不确定性等基础范畴的产生;我国与欧美国家对财务学概 念的表述及其发展,财务管理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财务活动。2、财务管理原则与财务职能(1)财务管理原则:价值跨期转移原则,风险收益均衡匹配原则,争取成本 优势的节约原则,加速资本周转的流动性原则,收益、付出和能力相适应原则,共 享均富原则(2)财务职能:配置资本以维护企业经营持续运行;发现价值;创造价值3、财务系统与财务假设财务系统两部门和三部门的流动过程,财务系统为什么不同于财务活动,财务 机构;财务假设是如何形成的?财务学的基本假设有哪一些?投资决策的财务假 设,筹资决策的财务假设,资产定价的财务假设,4、资本、时间和价值的财务原理资本的性质和特征,离散时间价值的原理和计算方法;连续时间价值的原理和 计算方法;现金流量、净现值和净终值;资本成本,资本结构。资本成本的原理、特征和类别;筹资方式;筹资渠道;有价证券的作用等5、套利原理社会再生产综合平衡;单期和多期的套利定理;一价定律和收益定价函数6、风险与不确定性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差别;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管理基本方法。7、资本预算的性质和规则资本预算实务;资本预算的性质;资本预算方法;资本预算规则。8、财务媒介与资本市场财务媒介;财务媒介的估值;资本市场。9、财务机构与工作职责财务组织变革;财务管理职业岗位,财务管理师;财务机构。二、公司财务1、公司财务报告分析。公司财务报表的指标计算和分析;公司财务年报与公司财务战略的关联性;财 务报表与未来财务活动的预测等。2、资本结构决策与财务杠杆分析资本结构 MM 定理的理解;米勒模型与资本结构理论的应用;资本结构决策方 法的应用;财务杠杆的测算和分析;营业杠杆的测算和分析;股权结构;债务到期 结构;其他财务工具对资本成本的影响;资本结构案例分析等。3、投资决策与资本预算在确定情况下的投资决策;项目投资决策理论的改进;实物期权在投资决策中 的应用;资产组合投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在不确定情况下的资本预算与多期间资 本预算;投资决策案例分析等。4、资产定价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应用;套利定价理论的应用;期权定价模型的应用;其他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等。5、公司治理与公司兼并重组公司重组和控制;公司并购活动的理论与证明;公司治理与股权变动等。三、财务会计(一)总论1、会计要素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3、财务报告的内容和目标(二)存货1、存货的确认条件2、存货初始计量的核算3、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4、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三)固定资产1、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2、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
3、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4、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5、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四)投资性房地产1、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和范围2、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3、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的核算4、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核算5、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核算(五)长期股权投资1、以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2、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3、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4、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核算5、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6、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的转换(六)无形资产1、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2、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3、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条件4、无形资产的摊销5、无形资产处置的核算(七)非货币性资产交换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八)资产减值1、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2、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原则
(九)金融资产1、金融资产的特征和分类2、金融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3、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核算(十)流动负债1、短期借款2、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3、应付职工薪酬4、应交税费5、其他应付款与预收账款(十一)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1、长期借款会计处理2、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3、应付债券的会计处理4、可转换债券5、债务重组6、预计负债7、借款费用资本化(十二)所有者权益1、实收资本或股本2、资本公积3、其他综合收益4、库存股5、留存收益(十三)收入1、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2、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3、现金折扣、商业折扣的处理
(十四)所得税1、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2、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3、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4、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5、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十五)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变更与差错更正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2、会计变更3、会计差错更正5是否需要计算器允许携带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F1206 农经专业综合(含农业经济学、管理学)1考试性质农经专业综合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课程。2考查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位特点,科学、准确、规范 地测评考生农业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求考生掌握农业经济 学、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分别为:1、正确认识农业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全面了解学科体系、结构,对 学科有一个总体的认识。2、掌握农业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 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3、紧密联系实际,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管理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 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考试形式农经专业综合(含:农业经济学、管理学)为闭卷考试,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 间为 120 分钟。4考试内容(一)农业经济学1.农业经济学导论农业和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制度及其演变2.农业生产要素及其配置农业的生产要素、农业生产函数与技术经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3.农业产业组织经济学农户经济与经营决策、家庭农场、农业价值链及管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4.农产品市场农产品需求与供给、农产品市场与价格、农业关联产业、农产品贸易与农业保 护政策5.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农民收入与生活消费、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6.国家与农业农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政策与农业发展(二)管理学1.管理学概述管理活动、管理环境、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演变、组织文化、企业道德与企业 社会责任2.决策与计划决策理论与决策方法、计划理论与计划方法、预测理论与预测方法、战略与战 略管理3.组织组织与组织理论、组织工作与组织结构设计、部门划分与职权配置、人力资源 管理、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发展4.领导领导理论、领导行为与艺术、沟通与人际关系技能、激励理论与激励实务、群 体与团队管理5.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方法、风险控制与管理、公司治理理论6.创新管理创新职能、创业管理、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组织创新5是否使用计算器否。F1207 农业管理综合1考试性质农业管理综合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课程。2考查目标《农业管理综合》考试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现代发展理念和研究 方法的掌握,能够运用农业管理综合的基本知识解释农村中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 并能够判断和提出解决有关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的对策。3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4考试内容(一)农业经济农业和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制度及其演变(二)农业生产要素及其配置农业的生产要素、农业生产关系结构、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 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业产业结构(三)农产品市场农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农产品的市场与价格形成、农业关联产业、农产品贸易 与农业保护政策(四)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农业的宏观调控、农民收入与生活消费、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五)发展学发展经济学基础理论、区域发展的基础理论、农村发展学的基础理论、农民收 入与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保护、农村金融发展与 农业投资、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教育、农村技术推广体系、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市 化、贫困地区发展、国内外现代农村发展模式5是否使用计算器否。F1208 营销管理理论与方法1考试性质营销管理理论与方法是营销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课程。2考查目标本考试大纲旨在为营销管理专业的入学考试复试科目界定考核范围,主要考察 考生对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管理决策、战略管理等营销管理基础理论和模型方法 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理解并合理运用该领域的相关知识与方法解决营 销管理中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3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4考试内容(1)市场营销:市场营销、营销管理的基本概念;营销理论的产品学派、职 能学派、组织学派的基本解释;营销职能定位的历史演变;营销战略的基本框架;营销观念;营销环境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STP);4P、4C、7P 等几种营销组合策略的特征及构成;服务市场营销的内涵与特征;产品开发与品牌 战略、渠道管理;市场生命周期理论;客户关系管理;全渠道与新零售理论;顾客 价值理论、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模型、价值共创理论以及数字营销等。(2)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含义、分类及其特征;电子商务 B2C、B2B 模式类 型与特点;网络营销策略、手段与方法;电子货币的概念、发行与运行;网上支付 工具与应用;第三方支付与移动支付;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交易安全 体系与控制要求;电子商务法;移动电子商务的含义、特点和模式。(3)管理决策:企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的联系与区别;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 系学说与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计划与决策职能;组织职能;领导与激励 职能;控制职能;决策的概念;决策的分类;决策的过程;决策的原则;盈亏平衡 分析法;线性规划法;德尔菲法;名义小组技术;层次分析法。(4)战略管理:企业的本质;企业战略的基本解释及其特征;战略管理理论 的几种主要流派;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企业战略的层次;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与 过程;企业外部与内部环境分析方法;基本竞争战略;核心竞争力与核心能力理 论;成长战略与发展模式;战略实施、战略控制与战略变革;商业生态系统与战略 生态理论。5是否使用计算器否。https://pic1.zhimg.com/80/v2-30be11e1920318810c7ed3fe4cb33f00_720w.web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