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硕士百科 |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五)
1. 郭沫若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他创作了《王昭君》、《卓文君》、《屈原》、《蔡文姬》、《武则天》等历史剧本,著有《中国古 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甲申三百年祭》等。
2. 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21 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与朱自清等创办中国新文学第一个诗刊《诗》。创作出版中国第一个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8 年创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 在书中批判了“教育万能”的错误思想。
3. 茅盾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矛盾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腐蚀》和《虹》等;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大鼻子的故事》、《林家铺子》等;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4. 《子夜》
《子夜》,原名《夕阳》,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约 30 万字。茅盾于 1931 年 10 月开始创作,至 1932 年 12 月 5 日完稿,共十九章。小说以 1930 年 5、6 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子 夜》是“五四”以来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中最早出现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以马列主义为 指导思想,站在时代的高度,运用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历史地、具体地、深刻地反应 了 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旧中国广阔的社会生活,成功地塑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子夜》的问世,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长篇创作方面的发展起了开辟道路的作用。
5. 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 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 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6. 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7.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6),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1 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长期在清华大学任教。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代表作品有《背影》《荷塘月色》《威尼斯》。
8. 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 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代表作《死水》《七子之歌》。
9. 老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 剧本《龙须沟》、《茶馆》以及《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运用群众口语,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话剧剧本《茶馆》以独特而又精巧的戏剧结构,“小说式”的人物刻画,鲜明而突出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表现出巨大的艺术价值,成为中国话剧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老舍的作品已被译成 20 余种文字出版, 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赢得了广大的读者,同时,老舍也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10. 《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 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1949 年曾在美国出版节译本,书名为《黄色风暴》,被誉为“好评最多的小说之一,也是美国同一时期所出版的最优秀的小说之一”。
11. 《茶馆》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 1956 年创作的话剧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剧本中出场的人物近 50 人,除茶馆老板之外,有吃皇粮的旗人、办实业的资本家、清官里的太监、信奉洋教的教士、 穷困潦倒的农民,以及特务、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能够“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作品通过茶馆老板王利发对祖传“裕泰茶馆”的惨淡经营,描写他虽然精明圆滑、呕心沥血,但终于挡不住衰败的结局, 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走向。剧作在国内外多次演出,赢得了较高的评价,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
12. 冰心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 在玉壶”。代表作《繁星·春水》。
13. 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最有特色的作品是反映少数民族地区风土民情的小说。中篇小说《边城》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14. 巴金
巴金(1904-2005),祖籍浙江嘉兴,中国现代文学家、翻译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他的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15. 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巴金的早期代表作。其中《家》的艺术成就最高。《激流三部曲》以成都为背景,描写了 1919 年至 1924 年中国历史处在转折时期这一风起云涌的动荡时代中,封建大家庭高家四代人的生活。记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分化与衰落,以及青年一代冲破封建宗法束缚, 走向新生活的过程,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伟大力量。《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鲜明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巨大的作用。
16. 《随想录》
晚年的巴金在《随想录》一书中,以罕见的勇气“说真话”,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一 座丰碑。他对过去的反思,他追求真理的精神也赢得了文化界的尊敬。从《随想录》里,人 们又见到了那个熟悉的巴金,他开始独立思考而不再盲目听命,挣脱思想枷锁而不再畏首畏尾,直言中国过去“太不重视个人权利,缺乏民主与法制”,痛感“今天在我们社会里封建 的流毒还很深,很广,家长作风还占优势。”集中批判“长官意志”。
17. 丁玲
丁玲(1904-1986),湖南临澧人,现代女作家。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48 年发表了反映解放区土改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被译成多种外文,1951 年获斯大林文学奖。丁玲一生著作丰富,有些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8.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现代作家丁玲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桑干河上》所描写的是 1946 年华北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初期的情况,通过暖水屯一个普通村庄的土改运动,从发动到取得初步胜利的描写,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揭示出各个不同 阶级不同的精神面状态,并且展现了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踏上的光明大道。
19. 臧克家
臧克家(1905-2004),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山东诸城人。主要著作有诗集《烙印》,小说集《挂红》,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短诗《有的人》被广 为传诵,其中名句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0. 吴晗
吴晗(1909-1969),浙江义乌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 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代表作有《朱元璋传》、京剧剧本《海瑞罢官》;在“文化大革命” 期间因其所著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被当权者残酷批斗,最后不得已在狱中自杀,家破人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其冤案才得以平反昭雪。
21. 曹禺
曹禺(1910-1996),湖北潜江人,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 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1934 年曹禺的处女作四幕话剧《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成熟的标志。
22. 《雷雨》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发表于 1934 年 7 月《文学季刊》。此剧以 1925 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剧中以两 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为主线,伪善的资本家大家长周朴园,受新思想影响的单 纯的少年周冲,被冷漠的家庭逼疯了和被爱情伤得体无完肤的女人蘩漪,对过去所作所为充 满了罪恶感、企图逃离的周萍,还有意外归来的鲁妈,单纯着爱与被爱的四凤,受压迫的工人鲁大海,贪得无厌的管家等,不论是家庭秘密还是身世秘密,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在叙述家庭矛盾纠葛、怒斥封建家庭腐朽顽固的同时,反映了更为深层的社会及时代问题。该剧情节扣人心弦、语言精炼含蓄,人物各具特色,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 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
23. 钱钟书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 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代表作 包括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
24. 《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 誉为“新儒林外史”。小说讲述了方鸿渐在欧洲留学回国后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围在城里 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的故事”。
25. 张爱玲
原名张焕,代表作:《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封锁》《连环套》等。作为女作家,她善于体察倾诉的是生活中的小事件,可题旨所涉总与人间大爱相关;精通心理分析理论,她的小说常常涉足于人们心理的幽暗;语言老到,描写细微,极具视觉冲击力;创造了 20 世纪中国现代城市里的诗意,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的小说已经从女人的世界迈出了人类的世界,她的出现是中国女性文学意识成熟的体现。
26. 《新青年》
《新青年》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 1915 年 9 月 15 日创刊号至1926 年 7 月终刊共出 9 卷 54 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27. 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由周作人、郑 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 地山等十二人发起。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28. 新月社
新月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个文学社团,它于 1923 年成立于北京,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该社活动在 1927 年春迁往上海,1933 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
29. 孤岛文学
指从 1937 年 11 月上海沦陷至 1941 年 12 月日军进入租界止,存在于上海租界的文学。由于四面都是沦陷区,故称“孤岛”。期间产生了大量出版刊物,反映了作家对抗战时期战斗和生活的记录。孤岛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杂文和戏剧。杂文以唐弢为代表,带有强烈的“鲁迅风”;戏剧以《夜上海》为代表,反映现实、民族等主题。另外还有报告文学等流行文学样式以及黄裳、柯灵等代表作家。
30. 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此流派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们笔下的生活、人物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拔高及理想化,而是朴素、厚实、真实可信。山药蛋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人物情景的描写融化在故事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语言朴素、凝练,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31. 赵树理
赵树理(1906-1970),山西沁水县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赵树理的作品 多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如《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他的作 品乡土气息浓厚,有一种新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