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天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考研经验
作为一名普通的本二学生,这次能被天津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录取,真的是十分高兴,也十分感谢天津考研网对我专业课上的帮助和支持,使我在复习专业课上节省了大量时间,非常有效的提升了复习效率,从而也增加了数学的复习时间,我的专业课一数学最终考了145分的成绩,所以今天我怀抱一个感恩的心,给大家分享一下数学和结构力学的经验。先说说结构力学吧,教材上的所有例题一定要吃透,结构力学内容很少,就几章的东西,差不多每一章出一道大题,考研一共就六道计算题,每道题二十分到三十分,分值很大,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去理解,只是死记题型那肯定是不行的,建议大家复习结构力学的时候,好好复习虚功原理那一章,这是核心,所有的别的方法全是虚功原理推理出来的。另外复习的节奏一定要慢,咱们的专业课东西太少,浅浅的看一下肯定是不行的。每道题都要在纸上认认真真得写,不然你考试肯定吃亏,不是速度慢,就是计算错误,天津大学专业课的计算还是挺麻烦的,特别容易出错。数学 再来说说数学,数学我一战的时候63分。第一次考研,感觉数学花的功夫很大,做的题也很多,结果出来了,63分。相信很多人也有共同的经历,每天做数学,学数学,结果成绩依旧不理想,真的是我们笨吗,真的是我们学不会数学吗?其实不是,大部分是方法有问题。 二战这半年,并没有感觉比一战累,结果数学考了145分,因为我对自己复习数学的方法有了很多改进,在准备二战之前,大概是15年12月考完到16年五一,我没有学过数学,这期间我一直在思考下半年数学复习用什么资料,各阶段用什么资料,各阶段数学要达到什么水平,数学总共要经过几轮复习。我另外询问了本科是天津大学和湖南大学的同学怎么学习的,他们的学习方法使我很受益。下面是我各个阶段的工作: 高数第一轮我用的是张宇十八讲,线性代数用的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书不在多,而在于精,无论张宇还是李永乐,一本足矣。从五月一号到八月一号,整整三个月,我数学每天都在做张宇十八讲,说是十八讲,因为自己是考的数二,其实只有十三讲的知识需要学习。做的次数我已经记不清了,我一直在反复做,自己定有每周的计划,刚开始,我利用三四天的时间做一讲的题,全部做在了笔记本上,笔记本是在淘宝上买的,买了50个,很薄的那种,厚的用不完,用一半也就不愿意用了,用薄的还有一个好处,当你三四天用完一个本子的时候,你很有成绩感。这样,无论我做多少遍,书还是新的,如果我做错了那道题,我在那道题前面画正字,我记得到最后12月份的时候,我有的题目前面已经画满一个多正字了,说明那道题我做错过五六遍,超级难题。我就这样以三四天一讲的进度过完了一遍,然后又用两三天一讲的进度过完了第二遍,然后又用一两天的进度过完了第三遍,最后到了七月下旬,我感觉我把十八讲已经吃透了,除了一些证明题我我能力有限,不看答案实在不会做,别的题我不加思索拿上笔就可以写。一讲的习题我半天就可以做一遍,一本书我一个星期就可以很详细认真的过一遍。十八讲我吃透了。 八月份,我要复习线性代数了,线性代数第一遍一定要过的很细很细,线性代数是一个整体,一旦你搞透了,后面想忘都忘不了。我这个月用的资料是课本和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我看一节课本,并且把课本的定理都自己在笔记本上证明了一遍,然后开始做讲义,差不多三个星期复习完了,又用一个星期复习了第二遍。这期间我隔一天都会做一讲的高数,以免高数忘记,十八讲已经做的很熟了,我三个小时可以做一讲。到了九月一号,我可以说,高数十八讲和线代讲义里除了考研时的压轴证明题,百分之就是的题我不用思考直接拿笔就可以写,剩下的题基本上想想也可以做上来。因为四个月的时间我就做了两本书啊,我想,傻子也可以做到我这样吧。 九月一号开始,我不再看18讲了,因为里面的题目我答案已经背过了。我开始做真题,我用的张宇的真题大全解,里面正好三十年的真题,他的答案其实也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里面把历年的真题按章节分好了,有题目也有答案,03年之前的卷子我没有成套的做,但是按照答案的分类,到考试前,我按章节也做了至少三遍。从九月一号到十月八号,正好国庆假期结束,我把三十年真题做了一遍。是这样安排的,隔一天做一套03年到16年的真题试卷,我从网上查到了每年的数学平均分,从最简单的一年开始做,做到最难的一年16年,那年平均分只有60。十九套真题,我做了38天。中间空闲的一天,我按照答案的章节分类,也在做真题,是按章节做的。到十月八号,我把答案这本资料书也做了一遍。 所以严格的说,我03到16年的真题,这时候已经做了两遍了。 到九月下旬,我的数学真题模拟稳定在120以上,偶尔回到135以上,没到过140。哦。对了,这期间我买了一本李永乐660题,题目都很难啊,我每天空闲时候做几道题,我一个月只做完了里面的选择题,这本书建议真题模拟到了120以上再做,不然它容易把你搞乱。我感觉数学做题不要追求数量,要完全搞透,不然做得越多,脑子就越乱,反而感觉什么也不会。 十月8号开始,我买了张宇的最后八套卷,我依旧在重复着做真题,这时候我一套真题两个小时就做完了,我每天七点到教室,然后做到9点,成套成套的从03年往16年做真题,做完一遍又从16年返回03年做,每天一套,风雨无阻。中间因为真题太熟了,间断了三个星期没有做真题,后来又开始重新成套做,一直坚持到考研前一周。12月份的时候,我真题不知道做了多少遍了,我只知道30年的真题,所有的我都会,做完选择填空我不用对答案,因为我知道全对了,部分大题我也是背过了结果。12月份的时候,我做一套真题只需要一个小时了。 再说说张宇八套卷,我只做了两遍,我感觉只有真题是需要研究的,八套卷开拓开拓思想就行了,反正到最后快考试的时候,我的八套卷每张上面估计还有30分的题目不会做。我隔三天做一套八套卷,从九点做完真题开始,做到十二点。第二天我去改正答案。中间还有两天的上午9点到12点我是空着的。我利用这两天的上午做660题,我认为我当时的水平已经能驾驭660题了。就这样持续到了11月中旬,离考试只有一个月了。 离考试只有一个月的时候,我自认为水平已经很高了,不再做真题,认为没有什么不会的了,我这时候只做张宇八套卷和张宇四套卷。过了一个星期,我发现我什么都不会了,原来做过的真题也都不会了,我那时候很恐慌,这是因为我方法出现了大问题,真题是不能放弃研究的,无论做得多么好,也要做到考试前一天。 到十一月下旬,我果断放弃张宇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这时候我张宇八套卷平均分也就110,四套卷平均分80。已经离考试二十多天了。我回归到真题,我想让脑子重新活跃起来,因为前一段时间每天做难题,自己心里有抵触心理,脑子也就转的慢了。并且因为线代不是很好又花了一个月的零碎时间重新做了遍线代讲义。 11月下旬我还买了本书,李正元的《最后冲刺超越135分》。这本书强烈建议最后阶段真题模拟到了140的同学做,里面专题划分的真是太好了,如果没有这本书,我数学要降十分以上。但是如果真题模拟上不了130,千万不要做,那会适得其反,不仅不会让你提高,还会搞乱你的复习计划。最后阶段我把660题也做完了。到考试前,我这半年的成果是这样的张宇18讲,做了5遍以上。李永乐线代讲义,做了3遍87到02年真题,3遍03到16年真题,5遍以上660题,一遍半。张宇8套卷,不是很透彻的做了两遍,张宇四套卷,做了两套,剩下两套对着答案看了看最后冲刺超越135分,做了三分之一,这三分之一是我最薄弱的环节。所以说,大家看我其实也没做多少书,真正做的就是18讲,线代讲义和三十年真题。但真的是把每道题都搞透了。建议 最后一些建议,要多和同学交流,我们几个经常互相讲题,收益真的太大了。第二,这个章节没有搞透不要急于做下个章节,不要跟别人比进度,他做完了十八讲或者复习全书,你也着急做完,没有用,哪怕到考前你就搞透了一本18讲,我感觉那出来的结果也比做了好多书,每本书只做了一遍效果好。 这是我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当然每个人是不同的,如果完全按照我说的,可能也不一定适合你,你也可以看看其他属性考满分的人的经验,综合一下,量身定制自己的方法,我既然能从63提高到145,那么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吧。推荐最最后推荐书籍:高数:张宇18讲和李永乐复习全书,选一本适合自己的,必做线代:张宇9讲和李永乐线代讲义,选一本,必做。三十年真题,必做。660题,强烈建议真题到了120分以上的同学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