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理工考研 发表于 2020-7-22 18:29:39

2021中国语言文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617   科目名称:文学评论写作考试范围: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文学知识分析、鉴赏、评论文学作品和阐释文学现象的实践操作能力。运用文学知识分析、评论一首诗、一篇散文或小说等。(150分)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科目代码:888   科目名称:文学基础考试范围:一、中国古代文学(50分)先秦至近代各时期代表性作家的文学成就、文学地位;各时期代表性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主要文学派别及其文学主张,重要的文学运动;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古代文学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先秦文学:上古神话、《诗经》、屈原与楚辞、《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庄子》等先秦诸子散文。秦汉文学:《史记》;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东汉辞赋;两汉乐府诗,东汉文人诗;两汉散文。魏晋南北朝文学:本时期诗歌代表作家作品。“三曹”“建安七子”;陶渊明及其诗歌;南北朝民歌;永明体,宫体诗;魏晋南北朝小说代表作家作品。隋唐五代文学:唐代诗歌的发展演变及各时期特点。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李白、杜甫;大历诗风、韩孟诗派、元白诗派;杜牧、李商隐;古文运动主张;唐传奇及代表作品;晚唐五代词。两宋辽金文学:两宋词的发展演变。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人的词;宋诗的特点,宋初“三体”,江西诗派。元代文学:杂剧代表作家作品。南戏、南戏代表作家作品。散曲代表作家作品;“元诗四大家”,“铁崖体”;话本小说,诸宫调。明代文学:《三国志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三言”“二拍”,明代杂剧的流变;明中期三大传奇,“汤沈之争”,《牡丹亭》;明代诗文流派及文学主张。清代文学:《长生殿》《桃花扇》,《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清代诗歌流派及理论主张;纳兰词。近代文学:诗界、文界、小说界的文学革新主张;近代诗文词主要代表作家作品;近代小说与戏曲的主要类型、特点与代表作品。二、中国现当代文学(50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部分大约35分,中国当代文学部分大约40分。重点考察中国现当代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创作与发展;主要文学社团、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新文学社团;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鲁迅思想及文学成就。问题小说,乡土写实派小说,“自叙传”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早期白话诗创作及发展。现代散文发展。中国早期的话剧实践,田汉。?   第二个十年: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社会剖析小说,京味小说,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中国诗歌会,现代诗派。中国现代话剧发展,曹禺。?   第三个十年:解放区文学,国统区文学,沦陷区文学。七月诗派,九叶诗派。讽刺喜剧,历史剧。中国当代文学:    “十七年文学”:毛泽东文艺思想与当代文艺方针的确立。文艺批判运动。“双百方针”。“红色经典”,“百花文学”。政治抒情诗。散文创作。话剧创作。文革文学:“样板戏”,“地下文学”,白洋淀诗群。?新时期以来文学:新启蒙下的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思潮。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文学观念变革。多元形态的文学话语与写作立场。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朦胧诗派,第三代诗歌。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代表作家作品。 三、文学理论(50分)文学理论: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文艺学、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艺术活动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活动: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话语、话语蕴藉及其典范形态;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文学创造:文学生产,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及其关系;文学创造的发生,文学创造的构思;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艺术概括,人文关怀,艺术真实及其主要特征,文学形式的升华,文学形式之美)。 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叙事性作品;文学风格的内涵、创作个性。文学消费与接受:文学消费、文学接受、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文学消费的二重性;期待视野、隐含的读者、正误与反误、填补不定点、共鸣;文学批评及其标准、伦理道德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语言学批评。 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第三版),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温儒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科目名称:889    科目名称:汉语基础考试范围:一、现代汉语(50分)绪论部分:汉语及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概念,普通话的形成,八大方言、次方言及其主要分布区域,汉语的主要特点及地位,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 语音部分:语音的定义及属性。声母:普通话21个辅音声母及其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韵母的分类及其结构分析;主要单元音韵母的分类及其发音特点。声调、调值和调类。普通话声韵调的配合规律及音节的特点。音变的类型及其规律。声母、韵母的国际音标标注。汉字部分:汉字的特点和性质。汉字字体的演变及其几种主要类型。汉字的特点和结构:笔画、部件及其组合方式。现代汉字的标准化;社会用字规范化的意义;汉字的标准化与信息处理。常见易读错易写错汉字词汇部分:语素、词和词汇的定义及其间关系。词的构造:单纯词和合成词的辨认;单纯词的种类;附加式合成词(词根、词缀的认定和区分),组合式合成词及其基本结构类型。词义及其构成;多义词和单义词,多义词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分。同义词的定义、类型、差别及其辨析方法,反义词的类型及反义词的不平衡性。词汇的构成:基本词汇的特点,一般词汇包括的类型。成语,歇后语,谚语和惯用语各自的特点。词典和字典:百科性词典和语文词典,常用字典和词典;词语的释义。语法部分:语法单位及其类别。词类:词类的划分标准,各词类的语法特点。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的辨认和分析。句子的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句法成分的主要类型,每种句法成分主要有何种词或短语充当。句型的分类: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及其下位句型。句式的变换及其应用: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把”字句、“被”字句。复句:复句的主要类型,多重复句的划分。句子的语气类型: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感叹句,每种句式的特点。单、复句语病的检查与修改。标点符号的类型和使用规范。修辞部分:修辞的定义,修辞与语境的关系。语音与修辞: 语音的节奏和韵律及其修辞效果。词语与修辞:词语的选用,词语的加工和调整。句子与修辞:各种句式与句类的选择运用及其修辞效果,句子的加工和调整。常用修辞格的辨认与修辞效果分析。比喻、比拟、借代、拈连、夸张、双关、仿词、反语、婉曲、对偶、排比、层递、顶真、回环、对比、映衬、反复、设问、反问;辞格的综合运用:连用、兼用、套用。修辞常见的失误与评改。语体:语体的类型及特征。二、古代汉语(50分)古代汉语分为文选和通论、常用词三部分内容。文选部分:主要有《左传》文选、《詩經》选、《战国策》文选、《孟子》文选、史传文选(《史记》、《漢書》)、唐宋古文文选、辞赋。通论部分又分为词汇、文字、语法、语音及训诂等几部分。词汇部分:古今词义的差异;偏义复词和连绵词的特点;古汉语词语的本义及确定本义的方法;部分常用词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文字部分:《说文解字》六书的内容;常见汉字的六书分析;古今字、异体字及类型、繁简字的基本概念及常见繁体字的辨识;繁简字的古今对应关系;常见的古文字(小篆、甲骨文)的辨认。语法部分:判断句的类型;被动句的类型;双宾语句;宾语前置句前置的标志及类型;否定词;疑问词;名词用如动词的标志;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类型;上古汉语中常见的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常见指示代词;常见连词和介词;古汉语句首、句中语气词。语音部分:《诗经》用韵的特点;上古音:王力古韵三十部、谐声字、王力古音三十三声母、钱大昕的上古音声母的结论、古音通假。字母和宋人三十六字母;平水韵、廣韵和中原音韵;律诗的平仄格式。训诂部分:十三经注疏、史书的注释、子部和集部等的注释;正义、笺、谓之、貌、犹、之言、之为言、读为、读若、如字、脱文、衍文等注释术语通论其他内容:常见古汉语工具书、基本文化常识、古文的标点(结合“训诂”中的“绝句(句讀)”来认识)以及翻译的基本技巧。常用词:掌握一千个古汉语常用词的基本用法。主要掌握古今不同的部分。能够与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汇进行联系。三、语言学概论(50分)1.语言和语言学。语言在社会文化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功能。语言和言语。语言符号的特点。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2.语言结构概述。语音:音素和音位、语音特征、语音组合,语义:词义的引申、义素分析、语义场、语义的组合、语义角色、预设和蕴含。语汇:语汇的聚类、语汇的构成。语法:词的构成、句法结构的性质、层次分析和变换分析。文字的性质和类型、口语和书面语。3. 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因和特点。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方言。语言接触、语言同化、语言替换、语言混合。 参考书目:《现代汉语》(增订第六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现代汉语通论》(第三版)(上、下),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古代汉语》(校订重排版),王力主编,中华书局2018年版。《古代汉语》(修订本),郭锡良主编,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等修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1中国语言文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