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大新媒体考研通关经验帖
2020年北大新媒体考研通关经验帖末流211,本科就是新传的,所以不算跨考。考新媒体也是灵光一闪,就没考虑过其他学校啦,是二战,一战的时候是专业课有点跨掉,还好二战上岸啦。其实作为一个不跨专业的考生,我也是从头学起,所以跨专业的考生不需要太担心这块,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大概的时间安排是:7、8月公共课和专业课过基础,找找去年学习的感觉。9月开始全情投入,公共课逐渐恢复到去年考试的水准,专业课慢慢找到答题的感觉。10月的时候加大强度,英语开始背作文,政治开始背一些基础知识,专业课开始整理专题。11月的时候公共课可以开始定期做模拟题,专业课专题1.0版本早点弄完,我把去年的专题都作废,重新架构了一下新的。12月就开始收尾冲刺啦,这个月就是背政治大题,找找英语学习的感觉,公共课专题基础知识研究方法也要再过一遍。Part 2.公共课一句话说在前面,经历过前后两年,大家的心态已经从公共课考到「凑合就可以」到现在明白「底线是150分」(政治70,英语80)。所以新媒体的考生要努力考到150+啊~公共课高一点,专业课的压力就会轻松一点。另外政治和英语学习节奏是不一样的。英语是前期发育的。最后一两个月努力就没什么用了,这块是多早准备都不过分的。政治是后期发育。前期通过视频+1000题的方式,打好基础就行,后期最重要的是利用好模拟题。
政治备考建议书目:肖大爷全套,腿姐的背诵小册子。老师:跟徐涛过基础,跟腿姐学大题的回答方法以及时政内容。7-9月,第一遍可以跟着徐涛的视频,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炼,配合着写完1000题,这个过程可能在两个月左右。涛涛的视频还比较生动有趣,政治其中比如说政治经济学那块还是很枯燥乏味的,对于我一个文科生来说,也是非常窒息,所以涛涛的视频可以帮助理解这一块。然后就开始写1000题第二遍,这次就不用看视频啦,其实看视频是一个有点浪费时间的事情,而反复写1000题的过程是让你熟悉基础知识,到后期记忆的时候没有那么劳累。这里有一个建议,就是写1000题的时候,不要把答案写在书上,找一张白纸,写下来,然后错的题目就在原来的题目上进行标记,第一遍、第二遍、甚至第三遍,要记得用不同的颜色,然后你就会发现第一次错的和第二次错的往往都同样的题,你就会产生自我怀疑:呀,自己是不是猪,为什么错过的又错了,而这些错的题目也是你复习的重点。10月份的时候,腿姐的课就出来啦,大家可以配着腿姐的课再迅速过一下基础知识,她是用一种串讲的方式,也有一些实用小技巧什么的。11月份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去记一些基础知识,比如说「土地政策」「重要会议」,可以一天记一个专题这样。这个时候模拟卷也出来了,我的建议是都买回来写,每天写一套选择题,后面大题写要点就可以了,然后开始订正。模拟题的质量:肖大爷>腿姐>徐涛>米鹏。不需要太在乎正确率,看看知识点,找找做题的感觉就行,我一般会一天做一张,直到考试前。这里我有一个小窍门,就是我会把每年的大纲给买回来,然后所有错掉的模拟选择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在大纲上画一遍,然后折页,方便以后复习。买大纲的原因是大纲其实是最官方、最权威的,不会还要补这个,补那个的就很麻烦。北京地区的政治大题还是压分的,从去年到今年,在已经准备比较充分的情况下,也都只拿了三十分,所以一定要提前背。前后两年我都是10月开始背腿姐的大题材料(还是小册子的后面),然后肖4肖8出来就接着背肖大爷的。大家不要完全依赖于肖4的大题预测,其实肖4只有60个知识点,万一压不中,你在考场上就没话写,就非常危险了!尤其北京严格的按照踩点给分,今年查分,看到我拿了4.5/10分的大题,差点当场哭泣。政治拉分只有多选题这块,所以多准备,模拟题认真做,尤其是肖4肖8。如果想考到70分的话,一般就是40(选择)+30(大题)的搭配。
英语备考建议我的底子很一般,就是六级500分过的那种,但两年也都有80+。所以可以提供一些借鉴性的方法。书目:张剑黄皮书(英语一、英语二),王江涛的作文书,真题卷工具:知米单词,欧路词典、批改网。老师:唐迟阅读,唐静翻译。单词01考研需要的单词量还是很大的,所以需要滚动复习我一般是早上在去图书馆的路上用「知米」背完200个。然后写真题的时候,遇到所有的陌生单词用「欧路」查一下,欧路词典真的非常好用,它有生词本的功能,查过的单词都可以记录下来,晚上回宿舍的路上,我就再过一遍这个真题词汇。晚上睡觉前,我会再看下唐迟的「蹲坑词汇」,在他的公众号里面,过一遍就行,所以我称它是「三遍复习法」。如果是英语底子再差一点的,其实我觉得可以看「恋恋有词」,但一定要早点看,最好四、五月就倍速看完,这个培养初期学英语的感觉还是有点用的这里有一个建议,考研单词只需要我们把它认出来,但是不需要拼写出来,所以经常两个长得很像的就会记混,我会在吃饭排队的时候,把所有看到的我背混的单词查好,然后记在备忘录里面。阅读02阅读非常重要,早一点开始比较好。我第一年是6月份开始的。每一篇阅读都要做到精读,先开始不要在乎正确率,否则会打击到自信心,考英语二也要从英语一开始做,做几十篇下来正确率就会提高。我是先限时做完一篇,然后对答案,张剑的黄皮书对新手还是友好的,对照着解析,然后把词汇和重点句子记下来。然后开始倍速看唐迟的讲解,这个流程下来基本上就是一个多小时了,一天一篇,刷完英一,刷英二。英二留最后三年的,最后三个星期一个星期一套限时做,保持手感。每一篇阅读都很重要,所以不要浪费,里面的东西一定都要为我所用。第一是单词。用「欧路词典」查好,然后定时翻看。第二是长难句。很多人看不懂阅读就是因为长难句,不断分析,找结构,慢慢就会有感觉。第三是阅读技巧。比如but\however转折处必有重点这种。作文03没有其他办法,先背再默然后自己写。10月就要开始背了哦,我是一天一篇,把王江涛的20篇背下来,然后开始默写,再订正。11月的时候,我就开始每天都找一个题目进行仿写,这个可以推荐一个作文的检查网站,就是大学里折磨我们的「批改网」。我是习惯打字,然后在批改网输入,可以检查一些的小的错误。英语作文一定不要指望押题,我身边也有朋友最后去买辅导机构的所谓内部押题,两年了,我也没看见他们押中…所以靠自己啊,同志们!你写多了之后,就会有感觉的。以及给二战的朋友提个醒!因为一战的时候,这些真题可能刷了很多遍,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第二年再来做这些题就会非常顺畅,但不代表你在考场上也会非常顺畅,一定要保持自己对于题目的敏感程度。我是考前一个月才发现自己这个问题,那个时候做了一下去年英语一的,错了大概6个阅读题,我就给自己提个了醒,那天下午我就开始找新的真题,把英语一2005年以前的扒出来做,可能反应以及应对措施都及时,所以最后今年的阅读只错了一个,还比较满意。英语一定要考到80。我前后两次都是主观扣了12分(翻译+大小作文)。完形控制在四个以内,阅读加后面的搭配控制在两个以内的话,80分才会有可能。Part 3.专业课我第一年犯了一个错,就是在专业课上的时间太少了,甚至后期只有三四个小时。所以一定要保证专业课的学习时间。无论什么时候,对专业课的学习时间都是一半以上。基础知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块的知识需要先理解,再认真背,无论是经验学派还是批判学派,只有背了,才会用,这块一定不能偷懒,基本功老老实实的打好了。跨专业的朋友可以先从《传播学教程》看起,入个门,看一遍就行了,如果不想背学长学姐的笔记,可以背小绿,就是《传播学精编》,然后可以看刘老师的《范式与流派》,这本书常看常新,非常好!我到后期还是会时不时地过一遍。我觉得它的意义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输入,还有思维方法的更新,以及对传播学的深入理解。去年七、八月我重新复习基础知识的时候,我就白天看完,晚上回来在健身房一边默背一边跑步,忘记的就回去看一眼。
深入理解其实从第一到第二年,我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对于知识的理解,从一战的时候简单机械,到二战的时候对知识了解的程度不断加深。这一块,一定要多读论文,多思考,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说今年334的「数字版权」这是一个很小的点,很多人上考场看到这个可能有点懵,但是我之前在看互联网发展史的时候,发现共享精神是互联网精神的一贯脉络,休息发呆的间隙就在想,那么是不是版权本身就与这种精神相悖,是不是新的「数字围城」?所以在考场写这些题目是一个很幸福的过程,因为不是简单的累积别人的观点,而是和老师在交流我的看法
这里看论文有一个建议,只需要看核心期刊就行啦,在知网里有这个高级设置,新媒体老师的论文单独弄个文件夹放好,因为后期需要重点再过一遍,看论文的时候可以下载知网官方的一个软件:E-Study,做笔记还挺方便。
关于专题关于专题。专题好像已经变成了大家的必备,但是千万不能把它形式化,我认为所谓专题,是关于一个点的所有有用信息。一般会做两遍,第一遍是看论文,第二遍是修改到完全可以上场回答的答案。今年我把专题分成了五个部分(社会、产业、技术、新媒体传播、监管),用总-分的模式,大家也可以借鉴一下。比如新媒体产业这块,我会先写产业的总述,比如背景,问题,优势,批判性反思,以及一些产业这块常用理论的积攒等。然后每块再细分到小一点的专题,比如说「直播带货」。用总分的方式是为了让我对每块能站在比较高的角度上去理解,然后遇上一些不会的题,也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关于做题还是怕大家在考场上写不完,所以平时还是多练题。从9月可以每天写一道小题,15分或者30分的。10月开始,就可以一个星期留出一定时间写一套题了。我是买了一本B5的纸日常练习,买了那种成套的卷子写套题。写完的题不要扔,都留着,可以找人帮自己看看因为真题很宝贵,所以需要反反复复练,第二遍肯定会写的比第一遍好的!最后写多了,就会发现老师想问的其实是同样的东西,不过在换着角度问而已。
研究方法这块很重要,但也是很头痛,我不太爱背书,研究方法一定要先理解了再去背诵,可以在慕课上听一些研究方法的课程,然后找一找学长学姐整理的笔记,反反复复背下来,我第一遍背完可能要一个月,但是第二遍就半个月,第三遍可能就一个星期。我从9月开始滚动背,一直背到了考前,最后考的边边角角的题目也都写了出来。这一块书目推荐的话,之前我看学长学姐都比较推荐袁方、风笑天老师的书,但是!我在今年准备复试的时候,又看了一本陈阳老师的书,非常nice,非常适合传播学的学习,还有一本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讲的是传统经验学派的研究是怎么做的,看完后我明白了研究方法到底是干嘛用的,以及怎么应用于实践。研究方法大家还是不能只停留背书上,要有实操的概念,才能真的理解,可以多看点论文是怎么操作的,因为我好像就是那个复试时唯一一个被抽到研究设计「幸运鹅」,差点当场跪下。
Part4. 关于复试虽然大家可能现阶段不会接触到这个,但是想趁着一起写出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明年的复试。
英语复试其实今年英语有变难,开始问一些专业的问题了,要做好心理准备。我这三个月每天晚上都在听各种演讲,从TED到毕业典礼,还有一些政治演讲,积累了单词和语感,以及一些地道的表达,所以即使复试的时候老师问到了我没有准备的,我也几乎没有停顿的回答了。推荐一个app:《每日英语听力》,很好用。给和我一样口语渣的朋友说一句,提前把所有可能英语问题都准备好,一遍遍过,最后就不害怕了。
个人材料北大是可以交各种材料证明你自己,事实上老师也会认真看,甚至还问到了一个我专业的奖项,所以自己要对个人材料的里的东西都很熟悉。我的个人经历偏实践型,交的材料很丰富,有摄影、视频等,还有我的三份实习。(两个大厂,一个传统媒体),面试的时候,老师还是对我的这些经历产生了兴趣的。
但是可能缺少了些我的学术能力证明,所以我就重新捋了下毕业论文,以及多读了一些书,写了一些读书报告,都交了上去,我觉得这至少向老师表明,我可以读书,但实践能力也还可以。
多说一句,如果是大二的同学,还是可以为自己攒点经历的,不要真的面试的时候自己没有拿的出手的也不好模拟练习学长学姐的模拟面试真的还挺有用,反复磨练后当我真的在复试考场上时就已经不怎么紧张了,也可以找找小伙伴。mac上有一个photoboth,我就对着它一道题一道题的练,后来发现也练习了几百个视频。
复试当天这一天你能够准备的其实只有真诚和勇敢了。老师肯定会问到超出你知识范围的问题,那就调动你全部的知识体系去回答,比如我的那道研究方法,现场懵了三秒,然后就想所有和这道题的联系,尽可能把它答出来,尽管刘老师的笑容也是让我慌慌张张。
一定要诚实,杨老师问我有没有关注某个账号的时候,我就说有,但是没有太仔细看(和专业素养无关的一个账号)。杨老师开玩笑说了句,你不是在给自己挖坑吗,我不太清楚最后哪些是加分项,哪些是减分项,但是老师是很和蔼的,看我「直女语塞」的时候,也在引导我回到问题。其实我说完「老师们辛苦了」,退出的一瞬间是怅然若失的,因为我没有什么机会回答很多专业的问题,准备了很多的题目,也都没有用上,但是总归是一个结束。
Part 5.二战加油站初试之后,就有朋友私信问我二战的事情,这里用QA的方式回答一下。Q1:什么时候复习?在哪里复习?我二战的时候回到了我本科的学校,在学校旁边的泊寓租了房子。在6月毕业的时候就搬进去了,后来处理了些自己的杂事,和朋友去了一趟青海,回来正式复习就是7月1日啦,我还是一个比较有仪式感的人,感觉7月1号刚刚好哈哈哈。回学校的原因是因为读书比较方便,环境也都是我熟悉的,甚至连方便背书的地方我都很熟悉,所以我就回去啦。也有人回家备考,这就看自己的自控能力哈Q2:和谁一起,有研友吗?我是和我的室友一起二战的啦,其实二战的时候我们两个没有感觉太辛苦,也都是认真学习的人,她考南大的传播学,我俩考的内容比较像,所以平时回来的时候可以一起讨论下题目,讨论下热点,她研究方法学的比较好,我也会问问她。还有一个考厦大的室友,每天也会日聊,聊聊麦克卢汉、福柯、明星八卦、ig什么的(嗯?好像乱入了什么,刘阳出轨那天,我俩吐槽了一个下午)。一起考新媒体的研友是没有啦,也是复试的时候才知道大家的庐山真面目,我觉得有一个互相鼓鼓劲的朋友就可以了,互相监督学习,分享经验,以及讨论观点。Q3:怎么保持二战的好心态?权衡利弊是做决定之前的事情,做好决定之后,就请坚定地相信自己能考上。我是实习的时候拒掉了转正的offer,因为还是想再试一试,但是做完决定后,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考不上。不要陷入反反复复怀疑自己的糟糕状态,进一寸就有一寸的欢喜,只要不断进步,坚持到上考场那天,你就可以考上。在准备的时候,我出现过无数次福临心至的一瞬间,在10月的时候,我也和我的爸妈发过信息说「我可以考上」。坚定和自信的力量很重要,给自己加满油,然后早点启程吧Q4:日常是怎么作息的?我们一般7点起,主要是我太爱赖床了,这个时候一个靠谱的研友就很重要了,12点半就可以睡觉啦。其实我们日常不是很紧绷,在10月之前,每个星期还是会看场电影,吃顿饭。10月之后,我们就经常买配菜回来,自己煮火锅,看综艺(鸡条大法好)。前期主要还是复习基础知识,比较轻松,但是大概从9月开始,紧迫感上来,我们就每天12个小时左右的学习啦。Q5:怎么保持身心愉悦呢?尽量不要在备考的时候接触到一些让你心绪不宁的事情,也不要接受新的刺激,比如说新的游戏、小说,还有谈恋爱(狗头保命)。一定要保持心情的稳定,因为这会影响你的时间,还有专注力,我只要心情大的起伏后,就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平复,所以因为自己的私事,我七八月份就没有学习,一直在情绪的漩涡里面,还是浪费了一段学习的时光。如果你在这段时间已经有了这样的情绪,也有小建议,可以在这段时间里面做些简单机械的工作,比如背背书,背背单词,把状态渐渐恢复过来。Q6:有没有报辅导班呢?有的,没有跟完整的班级,跟的是一对一,学长学姐会帮我梳理下真题什么的,然后把控进度(我这个人需要鞭策),有一些观点也可以和他们讨论,逐渐一些好的观点就会成型,出现在我的答卷上。Part6. 个人学习方法心得计划表01我一般会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好,然后计算好每件事情的工作量,再把任务细分到每个星期、每一天。所以在每个月的开头,我都会拿出两个小时,做一个表格,细化到每天我要做什么。这个表格的好处在于按部就班的走,每个月的工作量都能完成,并且你能预计到这个月过完了,你哪些事情就做完了,下一个月可以做一个调整。而具体到每天,到图书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写下我这一天要做的。工作量量力而行,不要写一堆做不完,就会影响到自己整个学习效率。我这个人有点迷迷糊糊的,经常忘记这个,忘记那个,所以这个对我很有用,这个方法帮我走完了初试,也搞定了复试,希望也能帮到你们。(二战做的好像丢了诶,可以分享一个一战10月份做的)关于思考02新媒体考研可能越来越难了,拒绝模版化、公式化。我一直认为知识是死的,但人是活的。不要觉得知道5w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角度这些大家都知道的东西就可以了,所有的题目里面,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否则一样的套路怎么保证你脱颖而出?而你输出的东西,来源于你的输入,以及你的思考。这才是你的回答里最宝贵的部分,所以在初试考场上,写题目的时候,我都是很兴奋的,这不是别人观点的简单堆叠,是我不断思考后想要表达的。另外一定要有批判的思维,事情都分成正反两个方面看,比如说直播带货对社会扶贫有重要意义,那么有没有消极影响呢?关于学长学姐和自己03如果你能考上,最大的原因是自己努力了。辅导班或者学长学姐的助力只是为你引一段路而已,所以不要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也不一定需要做一些无谓的自我感动的事情。不要只看一个人的经验贴,也不要照搬照抄别人的学习方法,备考的时候,首先要认识自己,然后知道目标,最后制定行动的策略。所以多看一些他人的经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或者改成适合自己的,然后马上行动,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犹豫上。也要给自己留下试错的时间,一定要戒骄戒躁,很多改变和努力是不能马上立竿见影的,但是只要在对的路上努力了,你就要相信会有成果的。还有一些小叮嘱04倍速看视频,视频其实是摄入信息量非常低的方式,但是对于第一遍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被「三个月上岸」这种话给迷昏了头脑,这种人少之又少,而且往往是学习能力强,英语底子好的基础之上。如果学校比较一般,不要总是被这个条件所担心,每年也有双非上岸的,你能做的就是初试考的尽可能的高,多高都不过分,因为复试也是一场恶战,复试被刷就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了。这一路来,我们努力在黑暗里洗衣服,可是我们也在等天亮的那一刻。Part 7.书单推荐基础知识《传播学方法教程》《范式与流派》《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精编》(小绿)《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对于文化研究的理解很有帮助)《重访灰色地带》(带你探寻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有点意思,当作小说看,串一下历史)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现代市场研究》(刘老师的书,看完研究方法的笔记后做一下补充)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概论》(帮助理解新媒体传播,这本书很多内容都是非常适合新媒体答题,尤其是如果刚刚开始输出的同学,模仿才是第一步)《网众传播》(何威老师的,前后看了三遍)《众声喧哗》(好像已经变成了北大考研必读书目)《新媒介赋权及意义互联网兴起》(激发了我一些思考)《互联网的误读》(比较有用的是从社会的角度讲互联网历史那段)这一板块块建议把一些语料背下来,因为自己写的肯定没有老师的专业,多背之后,就能写出自己风格的东西了。进阶版《网络社会的崛起》《网络星河》《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众媒时代》《云端-动荡世界中的大数据》《交往在云端》(有助于理解社交媒体的交往活动)《后真相时代》《在群中》(有一些观点可以用)《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现代性的后果》《流动的现代性》《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文本盗猎者》 进阶版的书目学有余力再看吧,如果没有时间的话,可以等复试再看。
上面大概就是我能想到看过的书,有些有点坑的就不推荐了。另外,看书的时候一定要做笔记,否则啥也记不住,也一定要内化成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仅内在的完善知识框架,还有外在的卷面输出。备考的时候,读书是一个漫长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所以想好想花点时间多读书,那就准备好耐心,时间长了会有进步的。
后记第一次考的时候,我就在想着怎么写经验贴,没想到现在成愿,写了整整两天,叨叨了8000个字,把我所有能够想到的东西都和大家说了。如今我的考研故事已经结束了,其中心酸或者收获难以一一言说,当时不好意思和别人说我考的北大,如今也变成了现实,一战的成绩单放在我的ipad的屏保上已经整整一年了,我从刚开始的羞愤,到后来的坦然,甚至调侃,可能这就是成长的意义。我知道也有很多同学在准备二战的,二战不可耻,不努力比较可耻,所以为心中所想坚定笃行的日子都值得称赞,所以如果已经准备好再来一次,「这一次,抱着必胜决心」。
「火车驶向云外,梦安魂于九霄」这本通关手册,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成功上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