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介绍
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体现。
导师选学生的过程,首先考虑学生未来就业所在地;其次考虑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是否有读博的条件;最后考虑学生的性格等等。
自我介绍是面试过程中学生唯一可以事前做好最充分准备的“题目”,如果连这道题目都准备不好甚至敷衍了事,无疑能够让人看出很多问题来。
学生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基本情况、专业基础和优势特长清晰地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自我介绍做的很好的话,就会大大节省复试时间,因为已经把导师关心的很多信息都说出来了,尤其是自己的专业特长、思想和思维,都很好地表达出来了,后面老师就不用反复问了。自我介绍也是面试的第一印象。
2、导师从自我介绍中得到什么?
(1)学生的学校、专业、家庭等信息。
例如:学校比较差的学生,可能专业技术不是那么扎实,导师带的时候会比较费力。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学生,可能会大量的时间用在打工上,致使做的研究不会很深,或者这样的学生读博的可能性比较小。
(2)学生的基本个人信息、家庭情况、基本语言表达能力和读研态度等。
首先是学生对这个专业、方向的喜爱,过本科学习这些课程,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其次,是学生做了什么科研,发过什么文章,甚至是小说也行。
学生从大学开始,专业基础的学习、科研活动、自己的特长等方面,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学生是怎么一步步做的,这样的过程,是导师最想了解的。
3、什么样的自我介绍能让导师眼前一亮?
(1)有比较明确的职业目标,未来规划,知道读研的时候要做什么,该怎么去做。至于计算机、外语等则是第二位的问题。
(2)充满创意、别出心裁的自我介绍肯定可以让导师耳目一新,但它除了更方便让导师记起这名考生或者在以后成为关于考研面试话题的谈资外,可能并不会比非常平实、真诚的介绍效果更好。
(3)有个性的介绍。内容虽然都是那些内容,但是套路不能都是同一个样子,就像唱歌,虽然是同一首歌,但每个人唱的味道都不同。复试的时候,面试小组要面试多位考生,如果学生都按同一个套路下来,肯定后面的学生介绍到一半的时候,老师就不让你介绍了,所以一定要突出个性。
小贴士:自我介绍的包含要素
自我介绍不能走套路,但是一些基本的要素还是不能有所遗漏的。
自我介绍的主体内容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本科的院校、专业,本科的成绩,来自哪里(家乡),家庭的基本情况(适当)等。
(2)你对报考专业的兴趣,围绕你曾经做过哪些科研活动、实习、比赛获奖等自己的专业积累和沉淀,但要注意措辞和表情,不要将自我介绍变成比我炫耀,引起导师的反感。
(3)性格、能力,爱好等。可以着重强调你的个性对你报考的专业有何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