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绪论(一般科学概念、研究方法和理论、技术等)
内容:1、地球科学(地质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2、地球系统(固体圈层和地球表层圈层,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各圈
层的概念(物质组成特点、物理性质特点)、圈层划分依据、主要特征以及各圈层相互关系;
3、地球形态、大小、表面形态构成及其演化(陆地、海洋地形单元概念)。
要求:掌握地球科学(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掌握地球各圈层的概念、圈层划
分依据、主要特征以及相互关系;熟悉地球形态、大小、表面形态构成及其演化。
(二)地球的物质组成
内容:1、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
2、矿物的定义、常见矿物的形态、主要性质以及主要鉴定特征;
3、岩石的分类及命名原则。
要求:掌握矿物、元素丰度及克拉克值的概念;熟悉矿物的分类体系;掌握常见矿物的主要
鉴定特征;掌握岩石的分类及命名原则。
(三)地质年代学
内容:1、相对地质年代及其确定方法与原理;
2、绝对地质年代的理论和方法;
3、地层的接触关系。
要求:掌握地质年代单位、岩石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的区别联系;掌握相对地质年代的
判别方法、绝对地质年龄(同位素测年原理、同位素地质年代概念)的测定方法;理解并掌
握地层、地层层序律、化石、生物层序律、标准化石的概念;熟悉地质年代表。
(四)地球构造运动
内容:1、岩石变形与地质构造;
2、褶皱与断层;
3、板块构造理论。
要求:掌握构造运动、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概念、要素及类型);熟悉板块构造理论的建
立基础,如大陆漂移、海底扩张、转换断层、威尔逊旋回等;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理解板块边界及其分类、板块驱动机制;熟悉地震作用的基本原理及有关概念。
(五)三大岩石及其有关成岩作用
内容:1、火成岩与岩浆作用的基本概念;
2、变质岩与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
3、沉积岩与沉积作用的基本概念。54
要求:掌握三大类岩石的基本概念,包括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等;熟悉三大岩石的形成机制;
掌握三大岩石类型的进一步分类及不同类型的代表性岩石;熟悉并掌握岩浆成因的多样性及
鲍文反应序列;理解并掌握三大类岩石的转化机制。
(六)风化作用
内容:1、风化作用的类型、方式;
2、影响各种风化作用的因素;
3、不同风化作用的产物。
要求:掌握风化作用的概念、影响因素及类型划分(如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理解并掌握不同类型风化作用的产物与影响因素;熟悉土壤和风化壳的概念、结构、类型以
及研究意义。
(七)地面流水和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内容:1、河流的形成;
2、河流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3、地下水的运动特征;
4、地下水的化学地质作用。
要求:理解地面流水类型及其水动力特征;了解片流和洪流的地质作用过程;掌握侵蚀基准
面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下蚀作用及其结果和产物,河流侧蚀作用及其
结果和产物);掌握河流的搬运作用、分选作用及磨圆作用;掌握河流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
掌握影响地面流水地质作用的因素(如,构造升降运动,气候、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
掌握地下水的相关概念(来源,储存形式,化学和物理性质,运动特点)及按埋藏条件划分
的地下水类型;理解并掌握地下水岩溶作用(机械冲刷作用及其产物,化学溶蚀作用及其产
物);理解并掌握喀斯特的概念、发生条件、主要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及成因、理解其在工程、
水文及环境研究中的意义;熟悉地下水沉积作用(如,钙华、石笋等)的类型。
(八)冰川和海洋的地质作用
内容
1、冰川的形成、运动;
2、冰川的剥蚀、搬运、沉积作用;
3、冻土的地质作用;
4、海洋环境一般特征;
5、海水的剥蚀、搬运、沉积作用。
要求:掌握冰川、冰碛物和冻土的相关概念;熟悉冰川的类型;掌握冰川剥蚀作用的方式;
了解冰期与间冰期的概念。掌握海洋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海洋的动力特性;熟悉海洋的环
境分区(海底地形单元与环境分区;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掌握海进海退及海陆变
迁的概念;熟悉并掌握海洋的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及其一般特点。
(九)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内容:1、湖泊和沼泽的一般特征;
2、湖泊的沉积作用;
3、沼泽及其地质作用。55
要求:掌握湖水的来源、排泄及理化性质;掌握湖泊的成因、类型;理解并掌握湖泊的机械、
化学和生物沉积作用及其一般特点。掌握沼泽的概念及不同的成因类型。
(十)风的地质作用
内容:1、风成作用的概述;
2、大气的运动形式;
3、风蚀作用与风蚀地貌、风的搬运与沉积作用;
4、掌握荒漠的成因及类型。
要求:掌握风的地质作用特点及风蚀作用方式和风蚀地貌;理解并掌握风的搬运作用、分选
磨圆作用及沉积作用及其一般特点。掌握荒漠化的成因、类型及对策。
(十一)地球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
内容:1、地球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地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3、地球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未来需求。
要求: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理解地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经济发展之间
的关系;熟悉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护。能够运用普通地质学原理及方法阐述当前人类面临的重
大环境问题的发生原因及对策。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 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 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
简答题
5 小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论述题(五选三)
3 小题,每题 20 分,共 60 分
三、主要参考书目
舒良树 主编,《普通地质学》(第 3 版),地质出版社,2010 年
吴泰然、何国琦 等著,《普通地质学》(第 2 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