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应用心理考情分析
青岛大学应用心理考情分析一、专业介绍学校介绍青岛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山东省与青岛市共建高校,山东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最早的历史源头可追溯至1909年创办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百十年来,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之需要,薪火相传,砥砺奋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0余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青岛大学位于海滨名城的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青历史文化非常悠久,有三里河文化,琅琊台遗址,崂山道教都昭示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栈桥,八大关,德国总部府等都是近代欧洲风格,这个展示着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学院概况青岛大学的现代高等师范教育最早可溯源至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开设教育学系,1931年扩充为教育学院,1932年因故停办。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的前身是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发源于1951年成立的青岛教工业余学院,为解决中小学师资严重短缺的现实需求应时而生。1954年更名为青岛教师进修学院,1958年青岛教师进修学校创建青岛师范专科学校。此后青岛师范专科学校的办学地址数次迁转、建制几度分合,直到1978年青岛市恢复并筹建青岛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6月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青岛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青岛师范专科学校与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青岛大学,更名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合并后的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借助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5年12月,重新组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院发展进入快车道。师范学院现有教育学、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有科技与教育管理研究方向博士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涵盖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等15个学科领域。
专业介绍(一)应用心理学(全日制)学科代码:045400 学位类型:专业学位 学制:两年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立足于适应国家及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着重培养具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应用心理专业硕士主要培养三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组织行为与心理援助、应用发展心理学。本方向开设高级心理测量、行业发展前沿讲座等专业学位课,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游戏与艺术治疗、青少年生涯辅导与积极发展等专业选修课。对于修满规定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学生,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应用心理硕士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科采用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校内外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均具有博士学位,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多名导师具有海外学习背景。校外导师组由来自实践单位或来自国内外合作培养单位具有丰富教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组成。此外,学科与青岛市等省内外多所中小学、知名企业、特殊教育学校等建立联合培养基地,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和培养平台。
(二)应用心理学(非全日制)学科代码:045400 学位类型:专业学位 学制:三年应用心理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立足于适应国家及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着重培养具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非全日制应用心理专业硕士主要培养以下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组织行为与心理援助、应用发展心理学、应用行为分析。对于修满规定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学生,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应用心理硕士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采用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校内外双导师制,导师组由来自培养单位具有较高学术、实践水平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以及来自实践单位或国内外合作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组成。学科聘请知名高校、企业管理人员和专家参与教学及培养工作,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联合培养,聚焦学科前沿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人才培养。非全日制是利用节假日来进行上课。但是目前非全日制都是双用齐全的,并且在培养模式上更加侧重于实践能力,实践导向。
二、招生专业目录专业目录https://pic2.zhimg.com/80/v2-5dd19703c4561dc63c38771668fb69c9_720w.jpg
分数情况https://pic4.zhimg.com/80/v2-e940ad166590e45e9b84943db30d95d7_720w.jpg
统考招生情况https://pic1.zhimg.com/80/v2-229dcf55b06c08f33e01fa340f1f8e3c_720w.jpg19年全日制进入最低分338分,一志愿进复人数9人,非全日制进复最低分325分,一志愿进复5人,调剂10人。20年全日制进复最低分357分,一志愿进复16人,调剂16人,非全日制,进复最低分333分,一志愿进复4人,调剂2人。21年全日制进复最低分337分,进复15人,非全日制进复最低分339分,进复13人。
学制及学费青岛大学应用心理专硕全日制学制2年,学费为1万元/年。非全日制学制3年,学费为1.5万元/年。https://pic3.zhimg.com/80/v2-faf575091e494220b9cd88fe6f5e1d72_720w.jpg
三、考试科目初试1、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
全日制基础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非全日制基础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347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一、考试要求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统计学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普通心理学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5.个案法(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心理学5.精神分析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知心理学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2.突触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三)脑机能学说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4.机能模块说
三、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种类3.意识的功能4.睡眠与梦(二)注意概述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功能3.注意的种类(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注意的生理机制2.注意的外部表现(四)注意的品质1.注意广度2.注意稳定性3.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五)注意的认知理论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四、感觉(一)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2.感觉的种类3.感觉测量4.感觉现象(二)视觉1.视觉的含义2.视觉现象3.视觉的生理基础4.视觉理论(三)听觉1.听觉的含义2.听觉现象3.听觉的生理基础4.听觉理论(四)其他感觉
五、知觉(一)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2.知觉的组织原则(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理解性2.知觉整体性3.知觉选择性4.知觉恒常性(三)空间知觉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深度知觉4.方位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时间知觉2.运动知觉(五)知觉的信息加工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2.模式识别理论(六)错觉1.错觉的含义2.错觉的种类3.错觉产生的原因
六、记忆(一)记忆概述1.记忆的含义2.记忆的过程3.记忆的种类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二)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的含义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3.感觉记忆的特征(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1.短时记忆的含义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4.短时记忆的特征5.工作记忆(四)长时记忆1.长时记忆的含义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长时记忆的特征(五)遗忘1.遗忘的含义2.遗忘曲线3.遗忘理论4.影响遗忘的因素
七、思维(一)思维概述1.思维的含义2.思维的特征3.思维的种类4.思维的过程(二)概念1.概念的含义2.概念的种类3.概念的形成4.概念的掌握(三)推理1.推理的含义2.推理的种类(四)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含义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3.问题解决的策略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五)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六)表象1.表象的含义2.表象的特征3.表象的种类4.表象理论(七)想象1.想象的含义2.想象的种类3.想象的功能
八、言语(一)言语概述1.言语的含义2.言语的功能3.言语的种类(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言语运动中枢2.言语听觉中枢3.言语视觉中枢(三)言语感知和理解1.言语感知2.言语理解3.句子理解4.语篇理解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
九、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1.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种类(三)表情1.表情的含义2.表情的种类(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五)情绪理论1.早期的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
十、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动机概述1.动机的含义2.动机的功能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5.动机的理论(二)需要1.需要的含义2.需要的种类3.需要的层次理论(三)意志1.意志的含义2.意志的特征3.意志行动过程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5.意志的品质
十一、能力(一)能力概述1.能力的含义2.能力、才能和天才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能力的种类2.能力的结构(三)智力理论1.智力因素说2.智力结构理论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四)智力发展的差异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十二、人格(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2.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理论1.人格特质理论2.人格类型理论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三)气质1.气质的含义2.气质的类型3.气质的理论(四)性格1.性格的含义2.性格的特征3.性格的类型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5.认知风格(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实验心理学一、 实验心理学的由来二、 实验心理学的发展三、 实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四、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 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二)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三)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取向(四) 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道德本章五、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二)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三) 心理实验设计六、 心理物理学(一) 感觉阈限的测量(二) 心理量表的建立(三) 信号检测论七、 反应时与注意(一) 反应时(二) 注意(三) 注意的反应时研究方法八、 感知觉(一) 感觉(二) 知觉(三) 无觉察知觉九、 记忆(一) 信息加工模型下的记忆(二) 内隐记忆(三) 元记忆(四) 错误记忆(五) 前瞻记忆(六) 自传体记忆十、 思维(一) 思维的早期研究(二) 思维的研究方法(三) 思维的研究领域十一、情绪(一) 情绪的早期研究(二) 情绪的研究方法(三) 情绪和认知十二、心理实验仪器(一) 心理实验仪器的简史(二) 感知觉类仪器(三) 反应时和注意类仪器(四) 记忆和学习类仪器(五) 神经科学类仪器(六) 个体差异类仪器发展心理学一、发展心理学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1.横断设计2.纵向设计3.聚合交叉设计4.双生子设计(三)发展心理学的历史l.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2.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l.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3.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5. 生态系统理论(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1.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三、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一)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1.遗传与基因2.生命的开始(二)胎儿的发育与先天素质1.胎儿的发育2.新生儿反射四、婴儿心理发展(一)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二)婴儿动作的发展1.动作发展的规律2.动作发展的顺序3.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三)婴儿言语的发展1. 言语发展理论2. 词汇的获得3. 语法的获得(四)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1.婴儿感觉的发展2.婴儿知觉的发展(五)婴儿气质的发展1.婴儿气质类型学说2.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六)婴儿社会性的发展1.婴儿的情绪发展2.婴儿的依恋3.早期同伴交往五、幼儿心理发展(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二)幼儿的游戏1.游戏理论2.游戏种类及其发展(三)幼儿言语的发展1.词汇的发展2.句子的发展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四)幼儿认知的发展1.记忆的发展2.思维的发展3. 心理理论(五)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1.幼儿道德认知发展2.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3.性别角色的社会化4.同伴关系六、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一)童年期儿童的学习(二)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1.书面言语的发展2.内部言语的发展(三)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1.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2.元认知及其发展(四)童年期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1.自我意识发展2.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3.道德发展七、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生理发育l.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2.第二性征与性成熟(二)认知发展l.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2.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三)自我发展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四)社会性发展1.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2.反社会行为(五)情绪1.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2.常见情绪困扰八、成年期心理发展(一)成年期发展任务理论(二)认知发展1.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2.认知老化的主要理论(三)人格发展l.自我发展理论2.稳定性与可变性(四)临终心理心理统计学(一)绪论(1)统计方法在心理和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2)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内容(3)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发展(4)心理与教育统计基础概念(二)集中量数(1)算数平均数(2)中数与众数(3)其他集中量数(三)差异量数(1)全距与百分位差(2)平均差、方差与标准差(3)标准差的应用(4)差异量数的选用(四)相关关系(1)相关、相关系数与散点图(2)积差相关(3)等级相关(4)质与量相关(5)品质相关(6)相关系数的选用与解释(五)概率分布(1)概率的基本概念(2)正态分布(3)二项分布(4)样本分布(六)参数估计(1)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2)总体平均数的估计(3)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4)相关系数的区间估计(5)比率及比率差异的区间估计(七)假设检验(1)假设检验的原理(2)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3)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4)方差的差异检验(5)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6)比率的显著性检验(八)方差分析(1)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步骤(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4)事后检验(九)检验(1)检验的原理(2)配合度检验(3)独立性检验(4)同质性检验与数据的合并(5)相关源的分析(十)非参数检验(1)非参数检验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3)配对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4)等级方差分析(十一)线性回归(1)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方法(2)回归模型的检验与估计(3)回归方程的应用(十二)抽样原理及方法(1)抽样的意义和原则(2)几种重要的随机抽样方法(3)样本容量的确定咨询心理学一、 咨询心理学概述(一)人的发展与心理咨询(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概述(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发展历程二、心理咨询的要素(一)咨询和治疗中的共同要素(二)当事人(三)咨询师(四)其他变量三、咨询目标(一)健全人格与咨询目标(二)咨询目标概述(三)确定咨询目标(四)价值与价值干预四、咨询关系(一)咨询关系概述(二)工作同盟(三)助长条件(四)咨询关系与咨询师五、咨询过程:阶段与结构化(一)对咨询过程的认识(二)咨询的基本阶段(三)结构化六、咨询过程:会谈(一)会谈的一般问题(二)倾听当事人(三)会谈技巧七、咨询过程:深入(一)协助当事人探索(二)协助当事人领悟(三)协助当事人行动八、个案厘析与评估(一)个案厘析与评估(二)几种主要治疗理论的个案厘析(三)临床评估九、专业伦理问题(一)当事人的利益和权利(二)咨询师与当事人关系(三)保密(四)其他伦理问题十、精神分析疗法(一)精神分析疗法概观(二)基本理论(三)精神分析的治疗(四)精神分析疗法评价十一、行为疗法(一)行为疗法概观(二)基本理论(三)行为治疗过程(四)治疗技术(五)行为治疗评价十二、以人为中心疗法(一)以人为中心疗法概观(二)基本理论(三)治疗过程和策略(四) 以人为中心疗法评价十三、理情行为疗法(一)理性情绪疗法概观(二)基本理论(三)治疗过程和策略(四)理情行为疗法评论十四、结构式家庭治疗(一)结构式家庭治疗概观(二)基本理论(三)治疗过程和策略(四)结构家庭治疗评价十五、其他疗法(一)现实疗法(二)多态治疗(三)森田疗法(四)钟氏领悟疗法三、试卷结构(题型分值)1.本科目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内容结构(1)心理学导论 约80分(2)发展心理学 约60分(3)咨询心理学 约60分(4)心理统计学 约60分(5)实验心理学 约40分3.题型结构(1)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2)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3)简答题:10小题,每题10分,共100分(3)综合题:5小题,每题20分,共100分
复试2021复试方式一、英语问答环节(10%)二、专业素质面试(60%)三、综合素质面试(30%)
综合成绩构成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60%+复试成绩×40%。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四、参考书目《普通心理学》(第四版),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基础实验心理学》(第二版),郭秀艳、杨治良,2011年6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发展心理学》(第二版),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四版),张厚粲、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第二版),江光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2月。
更多考研信息在公众号:青大考研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