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中国海洋大学始创于1924年的私立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人文积淀深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逐步形成了以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等基础性人文学科和以新闻传播、汉语国际教育、文物与博物馆等实践性强的应用学科双轮驱动、同频共振的良好发展态势。在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起到了支撑人文基础、探索通识博雅、担当文化传承、活跃校园文化的独特的重要作用。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目录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最新招生计划中不仅统招人数有变化,其专业名称也发生了变动,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专业目录变化 045300汉语国际教育 更改为:045300 国际中文教育
历年统考计划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国际中文教育24年的统考计划人数较去年出现了缩招,但是波动不算大,缩招了3人。
历年分数线及复录比 整体来看,国际中文教育今年分数线跟去年一样都是350分,近几年的分数线波动不算大,基本保持在350分左右。
参考书目 专业一 1、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黄廖版(very very very用心背) 《语言学纲要》叶版(作为对现汉的补充去背) 《现代汉语语法教程》陆版(针对真题中出现过的语法分析法题型) 《跟我学同义词》(针对同义词辨析题型) 《现代汉语八百词》(针对义项归纳题型)
2、练习题: 海大真题(very very very 重要) 全国真题
3、专项小课及练习 练习题初期打基础阶段可以翻书做题,重在了解题目来源以及考察方式;背诵阶段做真题巩固背诵的知识点;后期做全国真题拓宽知识面,并且分类整理专题小项。 海大真题是要贯穿从始至终的,刚开始翻阅了解考察的题型和重点,之后把每个题目的考察目的弄清楚,真题上的题目全部吃透,后期可以用来模考,注意答题时间和排版布局。 这里我推荐海大考研校的红宝书资料,里面的专业重难点笔记和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得非常全面。
专业二: 1、参考书目: ●《中国文化要略》程版(搞定书上可能挖空的地方) ●《外国文化史》孟版(人名、书名、时代、专业名词今年都考过,人名书名考最多)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询(五六七八九章very very重要,其他章节也重要,今年有考人物)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周小兵(对于引论书的补充,有丰富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跨文化交际》祖版和胡版(名词解释或简答题,但占比不大,主要是积累素材,为案例分析做准备)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朱勇(教学案例非常多,为案例分析做准备) ●引论+外史+跨文化——用的带背手册 2、专业二主要就是背,未做练习。 3、案例分析的课堂教学管理练习了4篇,跨文化类练习了3篇。
备考经验心得
3月-6月底: 1、真题全部翻看一遍,对题型有了大致了解。 2、《现代汉语》打基础,看课,理解课本,跟着学姐画出针对于海大题型的重点,整理一些大题及课后题(能做到被提问到这一题,知道在哪一章节,并答出大概)。 3、《引论》深入看完一遍(能做到被提问到这一题,知道在哪一章节,并答出大概)。 4、《中国文化要略》细致看完一遍(可能挖空的地方高亮)。 5、《现代汉语语法教程》看课,并理解几个重要的语法分析法。 6、《外国文化史》跟着课,看完一遍书。
7月初-中旬 调整状态,复盘,做时间规划,只背了单词。
7月中旬-8月底 1、《现汉》开始第一轮记忆(背的时候先背目录,按照思维导图式进行记忆,背的每一个知识,都知道自己背的到底是什么问题,可以回答什么问题)。 2、《引论》开始第一轮记忆(不同于之前看书时能够说出大概,要更细致一些)。 3、《中国文化要略》开启第一轮记忆(个人觉得有点儿晚了,建议6月中旬开始背,找找背的感觉及规划)。 4、《外国文化史》开背,用的专业课资料。 5、练习:15-20年专业一+专业二真题完成,练全国真题+回看课本。
9月-10月底 1、以上课本的二轮背诵(二轮背诵≠背两遍/背第二遍),主观大题理顺思路的同时分点背诵。 2、《跨文化交际》看书,对知识有了整体概念后,用背诵资料背。 3、真题+专项:做真题时,一些小专项把握不好,主要做偏误分析、同义词辨析、归纳词类、语法分析。语法分析看了真题答案及专题小课。 4、关注考试大纲的发布,注意题型、考察范围等是否变化。
11月-12月 1、继续回顾课本,背诵《跨文化交际》(大量)名词解释、《外史》(有重点的背)名词解释、《引论》主客观题、《现汉》主客观题、《要略》《外史》客观题。 2、真题+专项:偏误分析、同义词辨析、语法分析练习减少,每天拿出时间看笔顺规则、错别字、多音字(三者全部边读边写,检测自己)。适当的进行主观题的默写,注意排版布局用时。
12月初-考前: 1、专业一稳定心态,持续背诵,有的放矢,不再做一些偏题、怪题;背大题记住框架,从目录着手,在脑中形成思维导图,一点点深入。 2、专业二同样稳定心态,持续背诵,还有记不住的细节,是正常的。 3、考前模拟真题,注意试卷排版布局、答题思路、作答时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