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正如曾文正公所言:'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在这段长达11个月、2800小时的备考之旅中,我以愚公移山般的执着,终在法学瀚海中寻得彼岸--既一战成功上岸中央民族大学法学学硕(综合排名前15,专业课成绩240),又同时斩获法考A证。今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之心,将这段跌宕起伏的求索历程,淬炼为可供后来者"攻玉"的他山之石,也献给一年前正迷惘的自己……
  我将从为何选择民大、是否选择双考、专业课如何备考以及常见问题的解答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为何选择民大 我选择民大主要出于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中央民族大学作为985重点高校,地处北京核心区位,既享有顶尖学术资源,又可便捷获取各大企事业单位的优质实习机会,形成了独特的区位发展优势。 第二,中央民族大学法学学硕的考试难度较为友好,虽然25考研试题呈现出变难的趋势,但70%都是以背诵为主的基础知识点,通过刻苦背诵得到高分的可能性很大。 第三,中央民族大学无论初试还是复试的整个考试体系都相当公平公正,在初试环节,其专业课评分客观公正、不压分;在复试阶段,考核设置注重学术潜力评估而非学历背景筛选,我虽出身双非院校仍取得面试前十名的成绩;从录取机制来看,民大严格执行1:1.2的常规复录比。 “双考”如何抉择? 大多数法本应届生在备考之前都会面临的问题就是是否要选择双考。我当时是坚定信念要考研,对于是否准备法考还不是很确定。当时认为即使过了法考在研究生阶段也不能执业,考上研究生三年可以慢慢通过法考,于是法考就未划入我的备考计划。 后来了解到一些法学基础比较扎实的学长学姐在法考前15-20天进行突击备考也能顺利通过法考,对于这个说法我当时也是将信将疑,但也抱着“考上了血赚,考不上不亏”的想法试了一下,结果很幸运的通过了。 以下是我的法考备考安排 客观题我准备了7天,主观题准备了10天。 客观题备考时由于时间比较紧张,我没有听法考精讲课程,我选择看各个机构出的考前聚焦,每科大概三个小时过了一遍重要的知识点和新修改的法条,对于之前学过但记忆不清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对于压根没学过的知识点直接舍弃,对于三国法、商经知和理论法(对于理论法部分我还看了看法考机构出的考前一张纸,但由于时间太紧我基本上都没背住)分值低、难度大的科目我也直接舍弃了。 之后在剩下的几天我大量的进行刷题,试图找到真题的套路和做题的手感,但要是用传统的先做题后对答案再看解析的方式进行刷题效率就会比较低,因此我选择看各个法考老师出的真题课,做一道题之前先将视频暂停,自己思考并选出答案,之后再看这道题的讲解,就这样一直持续到考前。在主观题的备考的同时考研专业课备考也处于比较关键的时期,我选择白天背诵民法、刑法等在法考中分值占比较大的科目,在晚上我就对主观题各个科目逐一学习。 法治思想 我看的是杜洪波的四页纸,并且融入了考研中法理和宪法的有关知识点,同时还看了带写课,这对将背诵的素材整理成答案有很大的帮助。 刑法 我看的是柏浪涛的主观冲刺课,重点学习观点展示,最后刷了一遍柏浪涛刑法十题。 民商诉综合 我看的是孟宪贵的法条定位课,对于知识点方面我没有太多准备;还看了刘安琪的主观冲刺精讲,看了他有关的案例讲解课程;还看了戴鹏的主观冲刺精讲和法条定位课。 刑诉 看了左宁的法条定位课(刑诉一定要看法条定位课,刑诉知识点太过庞杂,但用好法条定位课可以解决70%的问题) 行政法 我看的是李佳的考前聚焦以及法条定位课。他的考前几页纸也很好用,教你在找不到法条时如何应对。 通过以上仓促的准备我还是侥幸以196+126的分数通过了法考。对于正在迷茫是否要准备双考的朋友可以尝试这种方法进行备考,虽然考研主要考简答论述题,法考主要考案例题,但他们的知识点大多是相通的,尤其是民大考的科目与法考科目重合性较高,运用考研的知识去备战法考也是没问题的。 专业课备考资料 (1)参考书(民大没有指定参考书,一般都用红皮书)
(2)考试大纲(在民大法学院官网下载)
(3)民大考研校红宝书
(4)近十年真题(再早的也可以进行参考,但是意义不大) 专业课备考时间线 2024.3.17-2024.5.27(讲义梳理阶段) 在专业课备考初期,对于每一个章节我都是先看的参考书,再梳理的背诵考研校红宝书,对于某些不懂的知识点有针对性的再看法硕或者法考网课。 但看之后复盘来看,看参考书这个步骤可以省略,参考书的内容太过于庞杂,很多知识点对于应试来说其实并不需要掌握,看过之后也是雁过无痕,对于背诵来说作用不是很大。只在对于红宝书中某个知识点不能理解时再翻到参考书的对应章节进行查阅即可。 这段时间每天平均学习时长8h,主要是以梳理讲义为主,主要目的是每个科目在心里都要搭建出一个框架,并且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容都要理解,没有太多的背诵内容,因此学习起来还是较为轻松的。 2024.5.28-2024.9.26(一二轮背诵阶段) 在梳理阶段结束之后,我认识到一个问题:备考的这几个月的时间要把六七门专业课的全部知识点都滚瓜烂熟是不可能的,而民大考题又是秉持着“重者恒重”的原则,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历年可能考过很多次,所以我应该进行取舍,对于不重要的知识点要舍弃,对于重要的知识点也要分主次背诵、有的放矢,不能一股脑的全部都重点背诵,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得到最高分。 但看了一些讲义上ABC的分级还是不能具体知道每一个题应该背哪些东西、不背哪些东西。所以在正式开始进入背诵之前我在民大考研校找了学姐进行了划重点的辅导,这样可以帮我把背诵的内容更加具体化,精准到每个句子的背诵,对于不重要的知识点就进行舍弃,可以提高将来的背诵效率。
重点划完之后我就正式进入了背诵阶段,我选择一二轮连着背诵的战略,就是民法背了一轮之后马上背民法的第二轮,背诵两轮之后再背下一个科目。 具体背诵安排上我会在第二天先拿出两个小时回顾一下前一天背诵的内容,再做出昨天背诵内容对应的思维导图(我强烈安利思维导图进行背诵的方法,我背诵是按照思维导图的框架一级一级进行背诵的,对每个知识点在背诵时我会重点记忆关键词或者关键短句,然后以这个词或者短句为基础进行填充。后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背诵越来越熟练,甚至可以一天背完一本书)。背诵时就是将大段的叙述转化成关键词、关键句,就是缩句的过程,在作答时要将背诵的素材进行扩充,就是扩句的过程。 我当时的背诵顺序是民法、法理、刑法、刑诉、民诉(当时大纲还没改因此是按照民诉和刑诉准备的)、法制史、宪法。我认为最好还是从法理开始,其他科目的顺序可以凭自己喜好。 在这个过程中遗忘是非常正常的,在第一轮时,我甚至常常回忆不起来昨天背诵的是哪一章的内容,更不用说具体的知识点,在第二轮背诵时我对之前背过的内容也感觉相当陌生。对于遗忘这个问题不用有太多的焦虑,按部就班的背诵即可。到三四轮时就会对知识点越来越熟悉了。
我在这阶段备考时长大概是每天10-11小时,无论是心理上还是体力上都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尤其是双考的同学,因此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保障充足睡眠和一定的体育锻炼。 2024.9.27-2024.12.13(第N轮背诵以及模拟练习阶段) 在这个阶段就是一轮接着一轮的背诵,速度也是越来越快。在输入的同时也要做好输出的训练,有时候觉得已经滚瓜烂熟了但是下笔时还是会觉得不知所措。当时我每天都出两道题进行训练,然后进行批改,每天的两道试题让我对知识点熟练程度以及答题格式上都有了提升。 此外,我还按照考试的时间进行模拟考试,主要是训练在考场上对时间的把控能力。在动笔之前我首先是想相应的思维导图,将思维导图一级一级的关键词和关键短句转化为有逻辑性的答案。这种方法对于应对那种多个知识点交叉的大论述题尤其管用。
这个阶段已经是背诵的冲刺阶段,我每天学习时长是12小时以上,要利用好之前做的思维导图一轮接着一轮的背诵,保持好自己的节奏,每天都要有背诵任务,最好不要有停滞,要让背诵的速度快于遗忘的速度。 2024.12.14-2024.12.21(考前巩固阶段) 考前的一周大多同学在心理上都很烦躁,一边要背诵政治大题,另一边专业课背诵也不能懈怠,我选择每天都通过思维导图的框架背完一门科目,只在心里默背框架,对于细节则不再仔细回顾。在考前将每个科目都快速梳理一遍一方面是为了产生瞬时记忆,另一方面也是起到一个定心丸的作用。 在考前一周学习强度上不用太大,要调整好作息,保证在考试的时间段内有最好的精神状态。 常见问题的解答 1.专业课背诵几轮合适呢? 专业课背诵没有一个固定的遍数,通往成功的路径也不是唯一的,但我建议还是尽可能多背几轮,因为背诵的底层逻辑是重复,花一个月快速背三轮效果肯定比一个月慢慢背一轮更好。 2.是否需要一个字不差的背诵? 不需要一个字不差的背诵,在时间上和精力上都不允许,对于大部分题只需要记牢每一点的关键词或者关键短句,后面大段的论述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法言法语还原出来就可以。 3.在备考期间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考研期间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焦虑,我认为解决焦虑首先要不考虑结果、低头猛学,不要老是问自己能不能考上、考不上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就把备考期间当成一段学习的旅程,以平和的心态去应对。之后解决焦虑的办法就是行动起来,让自己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学到没有力气再去焦虑。 4.是否讲义的所有的内容都要背诵? 讲义上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滚瓜烂熟的背诵,应该区分好重点,对于极其重要的内容要反复背诵;对于次要重点通过记住关键词进行背诵;对于不重要的知识点要求大致了解,最低要求是考到了要能有话说,把篇幅写满。 5.历年真题如何使用? 首先利用真题可以确定考试的出题风格和设问方式,在背诵时更有针对性;其次通过真题可以了解重点考察的章节,对于经常出题的章节应该着重背诵。最后,对于往年真题每一道都应该系统背诵或者在后期作为模拟题进行模拟。 家人们,到这儿我的考研经验就分享得差不多啦!这一路我踩过坑、流过泪,也想过放弃,但好在坚持到了最后。真心希望我的这些经历能给你们一些启发,少走点弯路。 考研的日子或许枯燥又难熬,但每一个挑灯夜战的你都在闪闪发光。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别轻易说放弃,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冲就完事儿了!我在民大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