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选择 选择有时候比盲目的努力更重要。看到这篇文章时,也许你还没有决定好考什么学校,或者认为自己想好了,无论怎样,关于择校问题值得三思。下面这段主要针对于想考经管类的同学。 首先要想清楚为什么考研,是因为大家都考?对金融感兴趣所以跨考?需要读研究生才能找合适的工作?其次要对未来具有初步的规划,不一定要规划出以后从事的具体行业,至少想一想以后在哪个城市生活,金融行业实习很重要。最后,考上最重要,切忌妄自菲薄或者好高骛远,一旦决定,就义无反顾撸起袖子去干! 北大软微经管是考英语一,数学三,宏微观,如果数学功底不错,软微可以一试。关键是怎么确定自己数学功底是不是真的可以,可以结合高中情况以及大学数学课程综合判定。另外一点,如果十分讨厌大段的论述,更偏好于计算题,可以考虑软微(2019年微观全计算题,宏观只有一道论述,其余为计算或画图分析题)。 过去复试重要性相对较低,今年不一样了,复试刷了45人,当然一票否决的情况也少了,没有复试不及格的同学,所有人成绩透明公开。上岸的合理路径还是初试力争前五十,复试保个平均分85左右,初试较高一般不会被刷,今年最高是392分被刷,然后是387分,这意味着确实存在一定风险。如果很忌惮1:1.6的复试比例,可以考虑复旦经院(历年复试基本不刷人)。
从北京地区来看,选择范围建议清北人财贸五校,个人适合偏论述的可尝试人大、央财、外经贸,北大各院都较注重数理且题目较难,清华的题目风格介于另外三校和北大之间,亦具有一定难度。总体而言北京地区机会最多,竞争也最大。上海地区机会次之,竞争也相对较小,上交复旦上财牌子都很硬,大多对数理要求很高;想在南方发展,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大等都挺不错。 2、时间安排 我是二月底开始初试复习,看到这篇文章时,如果不是二战,宜早不宜迟,当然干之前必须想清楚。大三下课较多,只能挤时间,不重要的课基本没去上。暑假正式开始强化阶段,我没有报辅导班,只在后期买了99元网课套餐,具体看个人,如果自觉性较差,建议报班;如果自觉性尚可,多多研究科学的考研规划(时间安排、辅导书及视频、老师等),把时间掌握在自己手中更好。 总体而言,经管类考研数学和专业课是最重要的,应该把时间重心向这两门倾斜,同时不能忽略另外两门,单科必须过线。 每日建议: 7:30起床; 8:30—11:30数学; 12:00—13:00数学; 14:00—17:00英语; 17:00—18:00政治; 19:00—23:00专业课; 共12小时。
三、考研情况 1、数学 我按复习科目的早晚来分科介绍。二月底开始复习本科教材,没有特意买同济版高数,一个很大的感受是无论初试复试,如果学习一本同内容但不同作者的书,都会额外花费很多时间精力。 差不多花了整个三月看教材,高数习题基本都做了,同济版线代和浙大班概率只是看了书,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我把知识点基本都摘录了出来,后来也没复习,有点像抄书,算是个教训。还是建议边看课本边看汤家凤视频,便于把握重点,课后习题可以不做。 四月份开始上高数18讲配套汤家凤基础班,教训还是没有复习基础班习题,数学听题和做题是两码事,听得懂不等于会做,建议汤家凤笔记留白,复习时当真题做。 五月份开始线性代数和概率,线代跟李永乐,我直接使用辅导讲义及其强化班,基础班听不听看个人基础而定;概率也跟的是汤家凤,他在伽马函数这一块讲的不错,今年真题好像有涉及,另外可适当补充方浩在卷积公式方面的内容。 六月中旬开始攻李永乐版数学全书,有的同学用的是粉色全书(较难一点),个人觉得想钻研更高分可一试,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更重要还是保证各科不出低级失误,李永乐版难度足够了。我是全部做了一遍,12月才开始复习第二遍(间隔太久且时间不够了,很多题目第二遍只是看了看),这点应引以为戒。个人建议线代部分可以不用做,熟透辅导讲义即可,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暑假把时间基本花在了660题上,这套题尤其高数部分题目过于难了,过于强调基础定义,个人建议可只做概率线代部分,高数部分用1000题或1800题代替。 八月份还听了张宇强化班,值得一听,极具思维启发性;此外汤家凤基础班留了不少坑,暑假还应听其强化班,我拖到10月做完真题才听,引以为戒。 9月开始刷真题,87年开始,基本一周能做六套,还是有点过快了,基础不牢,建议一周最多五套,早年的可以少做(命题方向与现在不太一样),2000年以后的精做。我是将每年的每一道错题都整理到一个本子上,之后二刷只刷了错题和个别分数太低的年份,考数学前夜最后过了一遍错题本。 刷完真题开始全面复习,二刷十八讲,全书,辅导讲义,660等,然后分科目自己总结笔记。最后十天刷了两套合工大超越(甚至不能及格,就不想再做了),李林四套卷(今年十分原题,必做),最后一天做了18年真题。总体而言,模拟题做的太少,考场上吃亏。全过程缺乏一个弹性的计划,所以做了很多不必做的,省了一些应该做的。 下面这段话最为重要:考研要尤其注重战略与战术,首先保证作息良好,否则可能像我一样考政治前夜整夜无眠;其次拿到题目,遇难不慌,遇易不喜。 我今年拿到题目就发现了李林的原题,四套卷上是道填空题,没有详解,我当时就打算做完全部再做它,然后我发现除了第二道选择题不会之外,李林那道题之前所有题目全是送分,开始得意忘形了,仗着时间充裕,打破原计划,直接做李林题,结果浪费了半小时,虽然最后还是拿全了十分,但是卷面极差,最后一道高数跳了第二问后,只剩一小时四道题,心态开始慌了,线代第一道五分钟写完,结果考虑不周扣五分,线代第二道疯狂涂改,答案没时间算了,概率第一道最后一问时间不够没写,扣四分,概率第二道时间不够了,前面空的太多,最后十分钟公式也记不清楚了。如果不是最后五分钟我深呼吸冷静了下来,大概率会与北大无缘了。 总而言之,对于真正的复杂题,要有舍的勇气更要有舍的智慧,考研不是一道题,不能为十分丢掉整片森林;对于简单题,不能麻痹大意,或是挥霍时间;如果实在像我一样紧张手心冒汗,记得深呼吸一口,相信自己。
2、英语 二月底开始背红宝书的单词,两个月背完,只背了单词,事后也严重缺乏复习,引以为戒,单词还是应该每天反复背诵,推荐使用红宝书APP或者墨墨背单词。 六月份看了何凯文的长难句,1875单词书只看了一点点,可以不用看。 个人英语基础一般,四级493分,六级486分,能考到77分,最大功劳归功于唐迟。从七月最开始四篇错近十个,到后来二刷基本不错,主要靠唐迟的真题讲解视频以及《阅读的逻辑》这本书(包括新题型也建议听他的),真正去领悟阅读的逻辑,需要一篇一篇的真题来历练,从文章的翻译到长难句分析再到每一道题背后出题人的心思,都需要细细揣摩。 考研英语基本就是单词+真题,未做任何模拟题,只是补充了几年的英语二阅读找感觉,值得推荐的一点经验是我将近十年左右的英语一二的真题单词打印出来背了背,真题中具有一定的重复率。
一刷我是从97年开始,可结合自身情况从04年开始,只做四篇阅读,进度安排建议每年试卷做一天分析两天,暑假可以完成一刷真题;二刷讲一下教训,应该从2010年开始刷,我还是从97年开始,结果近十年的没刷完。翻译完型基本没单独花太多时间,阅读上来这两门也会提高。 作文跟的是王江涛,从十月中旬开始,背了十大十小,也是缺乏复习,有试着去形成自己的套路模板,但没有系统学习同义改写(可以适当学一学),考试时感觉发挥得还可以,小作文跟王江涛的希望工程那篇很像,模仿了一点点,小作文大作文都刚好拿了及格分。 总体来看,还是要强调战略问题,重头戏是四篇阅读和新题型,其他题目投入产出比较低;另外应结合自身情况,灵活安排时间,英语好应匀出更多时间给专业课数学,过线边缘(55分)的同学花更多时间钻研阅读的逻辑。
3、宏微观 专业课方面我也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只能提供一些教训和感悟。四月份才决定考软微,然后买书,大三下基本只是把范里安和曼昆看完,然后对着郑炳的视频(B站上应该有宏微观的)记笔记。建议全程复习时不要割裂宏观与微观,可隔日穿插进行,微观为主。虽然我是自己在学,但确实走了很多弯路,专业课尤其跨考同学有个靠谱的辅导老师还是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的。 微观:六月中旬开始刷范里安圣才的辅导资料,课后题较简单,但有必要谙熟来巩固基础,启发思维;对应的强化习题只是挑着做了,从今年真题来看应全做且二刷,今年题目相对去年超纲内容较少,还是要注重基础。 七月开始攻尼克尔森那本,课后习题没做;八月份精做平新乔十八讲,这本书在有尼克尔森的基础上会容易一些,建议两本书一起看,可节省时间,同时记笔记并刷平新乔习题;我当时没有做这两本书的笔记,九月份才开始补笔记,导致整个系统没搭建起来。张维迎的博弈论我没时间看了,微观最后一题基本全扔了,这本书看个人情况吧,基础较差看了不一定能做出来,基础还可以的同学必看。 宏观:刷完曼昆及其圣才后,九月开始看张延,边看边做笔记,今年也没太多涉及,尤其曲线方程那块,花了很多时间,事实看来不太可能考,还是曼昆课后题最为重要,一定要专门拿出笔记本去当真题一样做,而不是看圣才的答案。宏观一定要有自己的体系和笔记,形成框架,对各种流派能够娓娓道来。
真题训练:十月、十一月我做了很多真题,央财南开软微和国发院,还应该做光华的(尤其博弈论),个人建议软微只用做2018和2019,央财南开做五年左右打基础(尤其是他们的宏观题目),国发院微观好好做,宏观有点太难了,自己把握,光华微观多刷找感觉。微观做题的感觉很重要,而且状态不宜出太早,适当留些真题到十二月,这个和数学一样,几天不做真题会手生。
总而言之,后期复习笔记和错题和刷真题也应该同步进行,不应分割,既保证知识的巩固,又保证解题思维的延续。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力争做对简单题就可以,趋势来看还是曼昆范里安为主,其他的书适当补充,不宜本末倒置,致使基础不牢。
最后补充一下考其他学校的。如果比较害怕计算题,人大央财外经贸都可以考虑一下,题目论述简答相对较多,这类题我也不太擅长,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对着学校要求的参考书认真形成自己的框架与理解必不可少,后期进行真题的训练,严格掐时间,对于这类比较主观的题目,可以找找学校的老师帮忙点评一下。
4、政治 这科复习较早,七月就开始看徐涛强化班,整体感觉也还可以,结果考试时多选成了灾难,错了七道。时间看个人吧,一天一小时也不太多,可以像我一样七月开始,但九月开始也完全来得及。政治的大头是多选题,得多选者得天下。 个人学了徐涛的核心考案、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及1000题,后期还看了风中劲草,听了徐涛的刷题班、押题班,肖秀荣的押题班,刷了十年真题肖8肖4,做的都比真题做的要好。时事政治肖秀荣和徐涛的小黄书都看了,结果考的较偏。大题背了小黄书和肖四,一句话,背得多不如背的精,熟练乃至能运用比背了很多然后全忘掉要强,大多数人大题都在30--32分,完全拉不开差距。
经验教训:没必要学的太杂,核心考案精讲精练风中劲草三选一即可,还是尽量腾时间给专业课和数学;然后可适当多刷不同人的模拟题,比如徐涛腿姐等人,不然只有肖秀荣思维也不太好,历年真题做近三年的感受下风格即可;徐涛的课还是值得一听,哲学部分不懂听了他的便豁然开朗;适当关注本科教材尤其近代史部分,以及下半年尤其9月以后的国内外大事,真题的风格还是有点飘忽,不能全依赖于老师整理的时事部分;徐涛小黄书更适合看,然后学习答题思维,其重点内容也可能涉及多选题,哪怕十二月,软微考生还是要把相当多的时间给微观和数学找感觉,而大题背肖四即可,辅以小黄书思维,虽然肖四不能全部命中大题,但多多少少都能命中个大概,实在不会的对着材料和小黄书的技巧自己组织语言即可。
个人十分反对一些辅导机构宣传的什么前期多搞其他几科,12月花很多时间背政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政治的目标是65+,而不是80+,数学专业课才是真正拉开差距的地方。
5、复试 其考查内容不是你会多少,而是你的综合素质。大多数人在老师面前,专业知识差距犹如天堑。关键是要告诉老师以下几点:我以后会努力学习;我是一个孺子可教的人;我心理素质和心态良好;我具有与老师进行学术探讨的潜力,具有一定的思维;我家教良好、穿着得体、懂礼仪有礼貌。
先说金融科班的,要用好你们的优势,大三下学习公司理财、投资学、金融工程时可以好好看看罗斯和博迪、赫尔的书,稍微整理下笔记,不会花太多时间,重复的内容看一本即可,财务看罗斯,定价看博迪,期权看赫尔,复试这三门问的是最多的。这样复试期间担子会轻不少,只需再准备数学(可能会涉及线代一些计算方法背后的原理)、统计、计量、风险管理、国际金融、金融学等本科课程,本科学哪本就复习哪本。该类考生要求对知识有一定的深度。 对于跨考生,大家考完初试后不如好好放松一段时间,然后全身心投入复试,最忌讳复试期间半玩半学,效率最重要。除了上面说的那三门核心课程,金融学,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都应适当了解,时间有限,此时应注重知识的广度而不是深度,建议买相关课程最简单的课本即可,了解每门课在讲什么,基本概念即可。你们还要复习自己的本科课程,如果实在太多,挑几门重要的重点复习,复试时词穷了可以毛遂自荐的那种。
复试流程 英语:学过什么课程(惭愧,只听懂class,答了20秒,没让我自我介绍); 中文:金融改革,请将中国与美国对比(应该分层,从政府监管、宏观、微观多方面有条理回答,当时一上来有点慌,只答了监管方面);
后面基本都是黄嵩老师在问:哪科学得比较好?(犹豫两秒后,答风险管理和公司理财,前一科本科分较高,复试稍微准备了下,后一科近几天看的较多);
有哪些风险?什么是利率风险?什么是市场风险?(......)
所以你的意思是利率风险属于市场风险?那为什么单独分出来?(是的,当时老师是按这样的逻辑教的,利率风险本身很重要,其表现形式也有很多,当时对老师的划分有一定的疑惑,但也有其道理)
有哪些管理风险方式(送分题,分不同的风险应该可以说个几分钟,结果我当时脑袋短路,只想到信用风险,答了风险转移,还把风险缓释达成了稀释,现场迷之沉默,后来老师竭力引导我说出了风险分散和风险对冲,中间答错了两处,开始说稀释可以把风险表内转移到表外,被老师纠正了;后来又想说用VaR度量风险,被老师叫我专业一点,这不是管理方式,最后我决定认怂,说抱歉老师我想不起来了,紧张之余忘了保证以后努力学习)
一两道题不会,态度好点认怂,老师一般不会难为你,老师直接问下一道题了:什么是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资本市场线是什么?(把横坐标说成了风险,黄嵩老师面露不悦,我立马改口标准差)
知道CAPM与证券市场线吗?与资本市场线的关系是什么?(当时答了一大堆,分点答更好)
CAPM需要无风险利率定价吗?(我说如果不能以无风险利率借贷,那就不需要,可以构建零βCAPM等拓展的CAPM,黄嵩老师反驳我这不也相当于一种无风险利率吗,我只好说从这个角度来说那确实是的)
继续追问什么叫拓展的CAPM?(莫顿跨期、基于消费等)
无风险利率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吗?(答美国一月期国债基本可视为,但也不能完全没有风险,又答了答可以通过数据挖掘、统计套利、量化手段获取α,但也有风险,后来想想答的有点问题,人家没问我超额收益的问题) 然后就结束了,签字离开。
总体而言老师比较注重你的思维和逻辑性,尤其科班的问题还是比较深入,最忌讳不懂的地方瞎说,不会就诚实地道歉,有的同学运气不好,好几个问题都不会,那也没有办法了。低分可能遇到压力面试,要灵活应对;英语口语会越来越重要,虽然我的较简单,但有的同学问的很难,专业外语有必要现在起就每天练一练;个人陈述少挖坑,我自知学得不好,全程未提数学建模,据说有的同学提了想好好学数据分析被问了很多不会的数据结构题;然后注意一下细节,建议穿正装,进门敲门鞠躬,出门鞠躬关门,具体看情况,有老师带你进出门就不必自己开关门,与老师交流不卑不亢,谦虚一点。
四、其他经验分享 1、未来的规划 先说初试结束后,等成绩大概有50天,这种未来充满未知的滋味的确很难受,很多人容易陷入松懈又自责没努力学习的怪圈。建议考完后四处多走走,彻底地放松心情,初试结束一个月后再全身心地投入复试(初始状态的80%也足够了),更有利于复试准备。 复试出了结果,大概率到四月份了。无论有没有去到心仪的学校,当务之急应该是毕业设计,大概一个月的时间,考研党比起其他同学这方面已经落后很多了,只能迎头赶上。如果失利了,调整好心情,分析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再决定是二战还是其他出路;如果考上了,论文答辩结束后可以开始考虑实习和考证的事情了,金融行业,看你是想从事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一级的话CPA和法考比较重要,二级CFA比较重要,此外如果想做中台风控等,可以考FRM,这些大多都需要提前报名。通常来说,CPA一般都要两三年才能考下来,研一期间可以同时考下CFA一级保底一下,CPA通常难易搭配,第一年可以先考财务、会计、风险这几门(前两门是最为重要的)。 金融行业实习格外重要,甚至比考证重要,很多学长通过实习获得留任机会;即使没能留任,其积累的经验也甚于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立志于学术研究另说)。五月份的空档,有必要找一份较高质量的实习,推荐先找一份券商行业研究的实习,了解行业概况,之后读研后再找其他感兴趣类型的。
2、对学弟学妹的建议 首先,要放平心态,现在时间还完全来得及,这个时间点压力太大,后期更是难以想象,人生中要经历的还有很多,考研只不过是其中一场重要的考试,仅此而已;其次,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餐千万不能省,尽量保证7-8小时睡眠,早睡早起,防感冒、拉肚子等,一旦生病,损失难以估量;再次,多多参考各种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可以制定一个每月的计划,严格执行,避掉学长学姐们走过的弯路;最后,复习安排与考场上战略至上,突出重点,拿满基本分,稳定心态,敢舍敢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