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往届生一战北大软微初试404分经验分享 我在2020年跨考北大软微,实际上在上一年已经复习了一段时间,两年加起来总复习时长在7个月左右,最后的成绩是初试404,复试84,总成绩排名15。
作为一名跨考生,我觉得自己的一些经验,尤其是政治和专业课复习方面的一些经验对以后想考研北大软微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现在将我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首先是复习时间 我的复习时间不太连贯,中间断断续续,加起来应该有7个月左右的时间。我建议复习时间最好不要中断,我后来再看的时候还是有点痛苦,因为好多知识都模糊了,保持一个连贯的复习时间还是比较重要的。对于跨考生来说,特别是跨度比较大的,最好保证有8到9个月的复习时间;对于科班考生,应该保证有6个月的复习时间。
其次是复习计划,任何长期任务必须得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按照以上的复习时间,每天8个小时以上的复习时间最好,前期可以少一点,复习到后期10个小时左右为宜。
其实复习时间说重要也没有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复习的效率,复习效率够高的话,可能三五个小时的复习效果比那些复习一整天的还要来的好。开始制定的计划需要细致但不需要特别详细,可以随复习进度与感受进行调整。四门科目基础有好有差,所以不同考生需要按照自己的情况合理制定规划,之后在不同科目中我会大致说一下我的规划及复习安排。 最后是初试目标,可以设定总分及各科的目标分数,根据复习过程逐步调整,这个感觉可有可无,算是立个flag,可能复习动力更足一些。我刚开始复习信心不是很足,定的390的目标,分别是70、75、120、125(数学一),后来复习有点感觉,就定到了75、75、120、130。最后的结果是除了数学严重拉胯,其他科目均达到了预定目标。
下面分别对各科分享一些我的复习经验。 政治 说起来我复习政治偏重挺多的,虽然挺多人说英语政治两科并不能拉开差距,我并不否认这一点,但我认为在复习时间不是很紧张的情况下尽量兼顾为好。我主要用到的教材是徐涛的核心考案+肖秀荣1000题+肖八+肖四+肖秀荣时政+徐涛小黄书,政治复习方面我下了比较大的功夫,最后的分数是75+,也符合我的预定目标。 政治不要过早或过晚复习,我建议在8月份开始为宜,看个人情况不要早于7月份也不要晚于9月份。 第一个复习周期建议在40天左右,第一轮复习比较重要,要搭建知识体系框架。按照马原、思修、毛概、史纲的顺序,每天保持3个小时左右的复习时间,刚开始复习政治要有一定的强度不宜时间周期拖得过长。 我是结合徐涛老师的讲解视频及其教材,并适当在书上做一些笔记,并准备一个笔记本归纳一些可以归纳的知识,这方面内容徐涛老师的讲解视频会有涉及(看视频建议1.5倍速或2倍速)。 每听完一科,需要准备3到4天的时间,一方面通过晨读+理解进行巩固消化,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知识进行适当的记忆(并不需要记牢,印象深刻为主);另一方面做1000题中的相关题目进一步巩固消化。四科大概花费40天左右的时间完成一个周期的复习。 第二个复习周期为两个月左右,每天1个小时以内的复习时间,按顺序巩固之前的复习内容,以熟读+理解+适当记忆为主,时间充裕可以二刷1000题。 第三个复习周期一个月左右,从11月初到12月初,每天两个小时复习时间。笔者关注了徐涛老师的公众号,有个30天背诵的推送,恰好和这一周期重合,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来主观题的背诵及复习,一个小时用来巩固客观题的知识点,可以进行1000题的二刷或者三刷。 第四个复习周期为11月底到考试前的冲刺期,每天3到4个小时复习时间。准备的教材有肖秀荣时政+肖八+肖四+徐涛小黄书,大部分时间用在主观题的记忆。有之前一个月的基础,部分知识点的记忆会比较轻松,笔者当初记了肖八一半+肖四全部+徐涛小黄书一多半,虽然最后主观题分数31分并不高但应该在平均之上。 此外,肖八+肖四的客观题部分的知识点要吃透,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其他老师的模拟卷,肖老师时政小册子中的重点内容要熟读。 说实话政治复习两个月也可以保证有60左右的分数,不过我感觉70的分数才不算拖后腿,复习的越细致严密,考试的时候才会心里踏实,不会出现因意外而分数过低的情况。以上大致是我政治复习方面的经验,也没有涉及具体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英语 政治大家刚开始复习都差不了多少,而英语截然不同,英语是一个重视基础的学科,有的人底子好,有的人底子差,因此复习方法、时间、规划都会有所区别,限于篇幅,笔者结合自身情况谈一下英语方面的复习经验。 我高中时候英语基础还算不错,高考135左右的水平,四六级均是裸考一次性低分飘过。考研方面,语法和长难句方面我的问题不是很大,词汇方面问题很大,此外便是考研各种题目的应试技巧方面需要掌握,我的初试分数是80+,下面简单说一下我的复习经验。 英语方面主要按照题目类型来讲述我的复习经验。 我的词汇量很差,因此英语复习的整个过程我比较注重词汇量的积累,虽然最后词汇记忆方面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但记忆词汇对我的帮助确实很大。词汇记忆我采用扇贝app和单词书相结合的方法,每天多则1.5个小时,少则0.5个小时的单词记忆,扇贝app上近10年考研词汇书尤其重视;词汇记忆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最好不要有很多天的中断,从开始阶段到12月份。 考研英语,阅读最为重要,复习性价比最高。笔者11月份之前一直进行真题阅读的练习,近20年真题足够,不需要增加其他的复习资料。我很长一段时间真题阅读的复习进展并不是很好,一方面受限于词汇量,另一方面考研英语阅读方面的技巧也没有掌握。刚开始做错误率在5个左右,好长一段时间后大致还是这个水平。 10月份左右我看了唐迟的阅读方面的讲解视频,瞬间有种顿悟的感觉,做题方面不再盲目,而且慢工出细活,每天做一个阅读理解,多总结生词+做题技巧,每一个阅读理解用至少1.5个小时进行消化吸收。第二天早上进行相关生词的记忆,之后做题刻意注意之前的做题技巧,到后期阅读理解的错误率稳定在2到3个左右,最后我考试阅读错了1个。 翻译、新题型、完型的复习思路大体相同。翻译方面我听了唐静老师的讲解视频并随堂练习,之后用最近5年的真题进行演练。新题型、完型也是类似,找讲的好的老师的视频总结做题技巧,并进行真题演练,贵在精而不在多,近10年的真题我感觉就足够。 除了阅读之外,另一个重要的题型是作文,作文我看了刘晓艳老师的视频以及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书、最后借鉴了何凯文老师的模板,主要借鉴老师的素材制作自己的作文模板,不同类型、题材均有涉及,之后背熟。考试过程中写作文比较顺畅,虽然最后分数不高(11.5+6.5=18),但也够用。
数学一 这门学科知识面比较广,而且个别题型还是比较难,我的数学成绩比较拉胯,不到110分,这方面的复习经验仅做参考。 首先分享一下考试的经验,当时考试的时候感觉不是很好,做选择填空的时候做的很滞涩,很不流畅的感觉,很大一方面是我之前练习的题目太少不是很熟练,另一方面这次题目确实较往年难,我最后不确定的题目至少有5道感觉,下来错了4道,选择和填空各两道。我认为还是要多多练习吧,熟能生巧,选择填空题有很多好的方法可以总结总结。然后是主观题,我记不太清大致说一下,高数前面两道题还好挺简单,后面一个比一个难受,我级数第二问没做出来,证明题第二问是做出来了但最后只给了1分,然后是那个积分题,我方法完全错了,写半天得不到结果,最后给了1分安慰分。 概率论两道大题我得了全分,感觉还可以;然后是线代,出的也有一定难度,第二道题的第二问我没做出来,还是要看看这方面的难题吧。然后这次题出的是比较新颖的较往年来说,不管明年难度如何,我觉得复习至少要保证一定的强度和难度吧,多做题多总结。
数学我用的资料有张宇的闭关修炼和真题+汤家凤1800题+李永乐全书+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全书完整看了一遍,线代辅导讲义我做了李永乐老师讲的题目。汤家凤1800我基础题目完整的做了一遍,强化题目做了一点;然后是闭关修炼,我觉得这本书出的非常好,每个章节各种题型均有涉及特别配合张老师的视频课。我做了高数的多数题目以及概率论的一部分题目;真题方面我做了从07年到18年的题目,做的也比较晚11月中旬才开始,开始效果很差,估计不到90分,后来总结题型和技巧慢慢有了感觉,16年的题目做了126,18年的题目有140多。模拟题因时间紧张只做了张宇八套卷、四套卷及李林四套卷,效果有好有坏吧,分数不稳定。
李永乐全书我用来当教材,其中知识点列的比价详细,视频第一遍我听的汤家凤的基础班,配套1800题和李永乐全书,第二遍高数和概率论听了张宇的强化班,线性代数听的李永乐老师,配套张宇闭关修炼及线性代数辅导讲义。真题方面做了10多年的真题,再就是模拟题。本科数学基础好的同学可以直接听强化班。虽然我成绩一般,但我还是觉得我跟的几位老师讲的都还不错,这里安利一下,当然可能其他老师讲的也很好。
汤家凤的基础课不错,如果基础不扎实、大学所学数学忘的差不多的话比较适合听这个,老师会写笔记,照抄就好;张宇建议听强化班,有很多技巧的应用,各个科目讲的都不错,他的教材也确实编的不错;李永乐老师线代讲的很好,配套线代辅导讲义强烈推荐。最后我的教训是,数学这门学科还是需要做大量的练习,多做题多总结,学思兼顾,真题至少有120分都是基础性题目,基础打好了,做题很熟练的话这部分分数应该能拿到。
专业课 专业课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及操作系统三门科目,每门科目各有其特点,但知识点都很多,特别对跨考的同学来说。软微专业课的特点是题目不是很难,但考察的比较基础,也比较广泛,特别是考察一些概念性的知识,例如2020年的icmp全称等,因此在复习的时候特别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及适当进行记忆。我用到的资料有软微指定的三本课本+天勤三本+三本+408真题+模拟题。天勤和的区别是天勤对一些难懂的知识点解释的比较详细,而题量更多每一小节都有一定量的题目进行练习、而且知识体系以及对于知识的归纳比较好,的视频课讲的很不错。
第一遍复习主要用到计网的教材+os教材+天勤三本书,先看教材再看天勤,按照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的顺序进行复习,其中天勤的题目主要做选择题,大题只选择重点题型进行练习。第二遍复习用到教材+三本书,因为有之前知识的铺垫,只做的题目、辅以视频加深理解。这一遍一方面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加深印象;另一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做好笔记,建立知识体系第三遍复习主要是的二刷+重点大题题型的练习,因为时间有限,笔者根据往年真题挑选部分习题进行练习,这一遍复习过程同时采用408真题进行练习(选择题部分)。
此外,查缺补漏第二遍复习归纳中遗漏的知识点,总结大题题型的做题技巧。另外根据两次复习做出的总结,每天匀出一个小时以内的时间进行知识点的记忆,这方面是针对软微的出题特点。最后是冲刺阶段,进一步巩固记忆知识点,八套模拟卷进行巩固练习(选择题+大题),时间有余可以再复习之前的错题。
考试经验:我选择题方面的做题量还是有保证的,涵盖的知识点也比较全面,大题方面其实我并没有做多少题目,11月20号左右才开始这方面的正式练习,主要是针对各方面题型的练习,由此可见专业课总的难度不是很大,但要保证复习的面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考试的感觉是这次出题比往年要好上很多,大题方面很多题都分了点,不像往年有些粗糙,不过大体出题的思路还是不变的。 我之前复习的时候通过听视频课以及做题将重要的知识点以及做题方式技巧做了一些总结,基础知识方面os和计网专业课大概有10多张A4纸的量,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复习一遍(适当进行记忆),数据结构算法部分、os各个大题如PV操作涉及的重点知识点单独总结。
之后我又重点记忆了往年考试概念性的题目以及我在教材中和教辅中找到的重点的概念性的可能考到的知识点。最后的效果是考试大题中除了一个3分的知识点,其他的知识点无论是概念性叙述题目还是其他题目我均记忆过不止一遍。 当然,我觉得也应该适当做一些难度较大、有思想深度的题目,因为软微的出题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2020年较往年就有一定的变化,后面会出的越来越好。而且我也觉得自己稍微有些运气因素,我到后期复习时间并不是特别充足,所以采用题型总结+练习的方式,复习时间充足的话,建议越扎实越好,参考我政治方面的复习经验,考试就不会慌。
复试经验 这块我就略微说一下,也不说具体题目了。我是英语自我介绍+英语问答+专业课题目+代码手写及复述+闲聊(项目之类)+智力题。首先说下我的复试分数,84分,我看了下我这个分数中规中矩,平均水准。我答的情况是自我介绍很流利,问答方面稍微有点磕碰后来想起来了说了几句(我的口语音色不是很好,水平也一般);专业课题目是抽了个然后又做了些引申,我一小问没答上来然后其他答的还可以;代码方面我的题目还算简单,初试学过,我写的比较顺畅;项目方面我完全没项目,之前做的项目和计算机完全没有关系,这方面可能有些减分,科班还是很有优势的;然后是智力题方面我完全没有思路,其实转个弯就能想出来,还是智力不行啊。
就介绍这些,我这个跨考菜鸡就不过多说复试经验了,只是给大家做个参考。以上是我此次报考北大软微的些许经验,希望能够对以后报考软微的小伙伴们有些许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