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观看链接:https://v.qq.com/x/page/o3159mdeajg.html
今天海大考研校邀请了海大的民心学长来给大家做一场关于如何备战973地质学基础的经验分享。干货内容比较多,希望大家能耐心看完。以下为分享实录:(本文由海大考研校整理自民心学长的语音分享) 大家好,今天由我给大家分享海洋地球科学学院973地质学基础的备考经验,主要从备考目标、考试内容解析,备考资源与策略、备考管理规划这几个方面来给学弟学妹们讲解一下中国海洋大学地质学初试的备考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备考目标 1、院校专业的选择 中国海洋大学地质学专业以海洋地质为显著特色,是国家重点学科、山东省一流建设专业,拥有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海洋科学一级学科下设海洋地质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地质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构筑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评估中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一级学科是A+。 973地质学基础现在就是适合两门专业的科目,一个是海洋地质,另一个就是资源与环境。海洋地质很强,每年吸引报考的人数也是比较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一个专硕,报的人数没有海洋地质多,所以相对来说压力就比海洋地质要少一点。现在专硕和学硕都是三年,基本上没什么区别,大家可以看自己情况来决定是报海洋地质或者是资源与环境,这两个专业考的是内容是完全一样的。 学术的话它更趋近于理论上的研究,适合于理论上的深造,比如说要读个博上个,当个博士后之后留校或者是去其他学校任教。专硕它更面向于就业,拿一个硕士研究生文凭,还有985名号,那么专硕绝对是你的一个不二的一个选择。不过要注意的是,资源与环境它有很多个方向,不同的学院也都开资源与环境,所以说你如果想报资源与环境这个专业的话,你要看清楚到底是它的代码是什么。 2、报录情况 前些年曾经公布了一次报录比,近几年海大官网不公布报录比,以前年份的报录比参考价值不大。但是这几年的情况来说可能也有很大的一个变化,前些年的大概是3:1吧,这几年的情况官方没有给,但是我感觉也是会越来越激烈的。 3、历年分数 是不是压分? 其实我感觉压分不重要,你能考多少分确实就是那么多分。要是跟金融类或者经济类那些分数来说的话,这个分数确实是比较低,但是我感觉它并不是压分的,你能考多少分它就是多少分。专业课要是好好学一下的话,还是能到120,这个还是没问题的。那也有同学能考到130多,这是真正能掌握住精髓的那些同学才能考到130多。 在2020年的时候,你考过297分及以上就能进入复试,然后根据你初试和复试的一个情况来决定是不是录取,初试和复试各占50%,所以说你如果初试考的分数是比较低,分数线是297分,你考了310分,这在复试中就不是很有优势,这样的话我建议你也不要放弃。因为这个成绩只占50%,你复试还有50%机会可以逆袭,所以说能坚持就坚持。也是有学弟学妹也一直问,考多少比较保险,我这个没法说,考越高越好,我可以大概的说一个数,比如说你能考到330分左右,这个来说就相当不错,基本上也复试压力也没那么大了,基本往330往上考。海洋地质的线,资源与环境的线,基本上都是国家线,过了国家线就能就能进复试,所以说重要的就是复试,这两年的情况比较好,因为国家的一个政策是扩招,所以说2020年的考研情况,只要过了这个线,就没有再刷人。 所以说你当务之急是要把自己各科线都给过掉,把总分线给过掉,这就是你的一个目标,当然你的目标要定得越高越好是。政治你就定的高一点,考个70吧;英语至少要考一个60分;数学定个100分地质学基础的话,咱定一个比较低的目标110。你看这就很高了,远远超过我们国家线,也超过复试线。 所以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每一科都首先要保证要过线的分,这个基础上你再往高了考,考到330压力比较小。 二、考试内容解析 地质学今年改革了,相当于降低了难度。由数学二改到考两门专业课,现在是考沉积岩石学和地球科学概论,我看了一下这个大纲考的内容都是比较简单的,所以说相当于是地质学相当于降低了难度,我自认为是降低了难度,但是对于跨考的同学,可能就不是特别友好的,因为要考两门专业课,还是有一点挑战。 20年考研,初试和复试反过来了,19年包括19年之前,初试考地质学综合,复试考973地质学基础,从20年它就反过来了,但是大纲还是那些东西。它这个变化,我的理解是降低了降低了初试的难度。相比之下地质学基础要比地质学综合难度要低一点,因为地质学综合它还涉及到一些作图的问题,像地质学基础主要涉及到理论的一些背诵,相当于降低了难度。从20年考纲的变动来看,相当于降低了难度,但是考试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 真题举例 第一个题型就是名词解释,给你出10个。真题的这些东西他是以前考过的,考来考去就是那些知识点,所以说你如果背的差不多,基本上也能考得差不多,像这种概念的题目,基本上就是给你送分。地球化学内容我印象中应该是占10%,也就是150分的题,也就是十二三分左右。只要你是好好复习,打好基础,基本上能拿个百分之八九十的分,那是没问题的。 简答题,第一题太简单了,硅酸盐压力分类,我当时是带了学弟上课,我就重点给他讲了,一定要掌握到硅酸盐矿的分类到底是怎么分类的,还有关于矿物的分类,也是非常比较重要的,这几个简答题都是比较容易的题。 论述题,印象中有至少三个论述题。 总体来说的话,就是地质学973地质学基础不难。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每年都有一定的重复率,它说不准就考到哪一个原来已经考过的题目,所以说原来的真题以及答案,我建议还是需要有的。 三、备考资源与策略 1、参考书目 杨老师主编的地质学基础这本书也是比较老了。这本书总体来说非常好,这本书基本上我就都能背下来了,它里面的错误在哪?基本上我都知道,我至少发现了大概有十几处错误,不管是印刷错误也好,还是一些内容的错误也好,确实有一些错误。针对这些错误又再版了,这本书有个再版,新版的地质学基础也是老师编的,可以去买回来看一下,新版的地质学技术我没有买,所以说我不做评论,我也没看里边内容到底变化多少。如果大家资金不紧缺的话,可以两本书都买回来,如果求稳的话。 我总结一个方法就是以杨老师的地理学基础课本为基础,然后辅以地质学真题以及答案,还有看那些考纲这三个部分,复习就不会走偏。当然了我们都已经准整理好了红宝书资料,包括前面说的知识点和重点都包含在这些资料里,将零碎的知识点整理成现成易记的内容。此外,还有相应的红宝书内部答疑群,复习过程中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在内部答疑群里提出,会有学长学姐帮我们答疑解惑。 线下的一些集训课程,针对一些自主能力比较没有那么强的学生,进行严格的每日考核,监控学习状态,发现学习难点,定点爆破的,复刻你的高三时候的学习状态。线上的集训营,不受地域限制,像线下一样管理学生状态,后面我们还会进行持续跟踪,直到你复试结束考成功考上。 重点推荐的一些一对一辅导。以考生为中心,根据考生特点,采用高分研究生一对一的进行辅导,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方案。针对你的复习特点和自身的基础状况来针对的进行一些辅导,全程跟踪追踪监督课程保证效果。量身定制,因材施教,心理辅导。相比较于集训营的方式,一对一辅导更加能够更加灵活,能够更加适应考生和老师的时间,针对弱点提供复习资料,逐一击破。 大家感兴趣可以和课程顾问沟通,我就不详细说了,具体情况可以关注“海大考研校”公众号,了解更多。 课程顾问小程:kaoyanxiaovip(小程) 2、备考策略 备考开始从6月底,当然了我的认为是越早越好,从12月份开始就可以。有的同学说战线太长,是不是容易产生疲惫?我的理解是越早越好,越早就越有底气,越早就知道,我们可以做出的选择也就越多。当然6月份这已经开始也是可以,这是一个基础的阶段。7月初到9月底我们是一个强化的阶段,就是全面理解,夯实夯实这个基础。10月份到11月份,基本上是提升的阶段,区分重点建立框架,冲刺阶段。12月初到考研,基本上一个月的时间疯狂突破,重点突破。 1.设置一个大的阶段,设定某个阶段的重点 3月~5月 公共课:英语第一轮 专业课第一轮 6月~8月 公共课:英语第二轮、政治第一轮 专业课第二轮 9月~10月 公共课:英语第三轮、政治第二论 专业课第三轮 11月~12月 所有科目全面冲刺 2.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 最好在前一天晚上或者当天早上把一天的复习计划列出来,然后一整天都按照计划来,刚开始的时候,计划可能完不成或者完成后还有很多时间,这时候就要逐渐调整计划,达到自己最好的复习状态。 四、备考的规划与管理 1、经验分享 有的同学说英语一和英语二难度不是一个层次的,我的理解确实是。对英语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说英语一定要在保证过线的基础上,我们再进行一个提高。单词是非常重要,如果在一个月或者一个月的时间内背不完一本英语单词书,那么你永远就背不完一本单词书了。我感觉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你要是背就完全的抓紧背,背完然后去练手,从真题中去巩固它。 973地质学基础,我认为非常好的一个方法就是先搭框架,再往里边填东西。 例子: 变质作用的类型? 当你记忆这道题的时候,你首先要把框架搭起来,即他有 1.接触变质作用 2.动力变质作用 3.气液变质作用 4.区域变质作用 5.混合岩化作用 把这五个框架搭起来之后,再往里面填充东西,比如详细分类以及各自的定义等。 2、时间规划 3、个人建议 第一个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考研,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考研。考研是考院校考高校还是考科研院所?有些科研院所,虽然说发的一个补助比较高,但是我更喜欢学校的这种氛围是选择院校还是选择科研院所,看自己的情况。如果你本科就是211或者985了,你当然可以选择这种研究程度比较深比较好的这种科研院所。你看到底是为了提升自己学历,考一个学位证就行,还是要走科研这条路,自己要想清楚。 第二个就是越早准备越好,不要担心你战线拉太长了,是不是容易疲惫。越早准备的越透彻,你心里就越踏实,你越踏实复习的就越好,这就是一个这就是一连串的一个效应。后期你越心态不好,越着急越越不好。 第三,开始复学后最好就不要停下来。就不要说我复习三天玩两天,你玩两天你复习那三天有一半忘了,你可以给自己放顶多半天的时间放松一下。 第四,找到自己适合的模式,制定属于自己的计划,这个就强调学习要有计划性。前一天的晚上或者是第二天的一个早上,就把计划制定下来,就严格执行它。 第五,不要总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我们要找到自己适合的一个步伐。 第六,如果感到自律不足,可以找人监督。 第七,适当放弃一些事情,一切以考研为中心。 第八,千万别中途放弃,一定要坚持到底。有同学出去刚进复试,他觉得自己不太行了,觉得自己没有优势,于是就放弃了,殊不知有些初试考的比他还差的没有放弃,结果录取了。所以说我的意思就是说尽量不要放弃,坚持到底,有可能就是胜利。
|